“我靜靜地俯臥在海灘上,周圍沒有其他人,我感受到了陽光溫暖的照射,觸到了身下海灘上的沙子,我全身感到無比的舒適,微風帶來一絲絲海腥味,海濤在有節奏地唱著自己的歌,我靜靜地、靜靜地諦聽著這永恒的波濤聲……”
指導者在給出上述指示語時,語氣要柔和,語調適中,節奏要逐漸變慢,配合對方的呼吸。指導者也要具有想象力,使語言指導具有形象性。
(四)深呼吸放鬆法
谘詢者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來訪者,他在麵臨某些特殊的場合時,易感到緊張,此時已無時間和場地來慢慢練習上述放鬆方法。此時,可以教其最簡便的深呼吸放鬆法,使其自我鎮定。
具體做法是讓對方站定、雙肩下垂、閉上雙眼,然後慢慢地做深呼吸。谘詢者配合對方的呼吸節奏給予如下指示語:一呼……一吸……一呼……一吸……或深深地吸進來,慢慢地呼出去;深深地進來,慢慢地呼出去……
該方法簡單又能立即見效,對青少年遇到應激情況,特別是應對考試前緊張焦慮頗為有效。心理醫生、教師、家長均可事先向青少年教授此法,以備必要時應用。
據國內外的實驗研究證實,鬆弛反應訓練能產生以下的生理效應:交感神經係統活動降低,耗氧量降低,心率、呼吸率減慢,收縮壓下降,腦電波多呈a波等。因此,一般說來,能產生放鬆的療法,都能對抗緊張和焦慮。鬆弛反應療法由於簡便易行,還可以自我訓練,故它不僅是係統脫敏法的一個重要方法,與生物反饋儀並用可收到生物反饋治療單獨進行時所得不到的效果;對於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於心理應激(緊張)所造成的疾患都有良好的療效。今天,各種放鬆訓練技術在世界各國已廣泛地成為人們用以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特別是慢性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而且還廣泛地運用於體育競賽、文藝表演以及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以對抗緊張和焦慮,從而保持和發揮良好的競賽和表演效果。
二、 係統脫敏療法
所謂係統脫敏就是一步一步逐漸地消除神經症狀的反應。當患者麵對一種較弱的引起焦慮的刺激時,就讓患者產生一種在生理上抑製焦慮的放鬆狀態。當較弱的刺激能夠忍受以後,再逐漸增加刺激的強度,到最強的刺激也不能引發焦慮為止。
係統脫敏療法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由精神病學家約瑟夫·沃爾帕(Joseph Wolpe)創立的。沃爾帕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鬆狀態與焦慮情緒狀態,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起抑製作用。沃爾帕曾在南非工作,後來在美國費城的坦普爾大學繼續他的實驗和研究。他的著作《相互抑製的心理療法》於1958年出版,本書被認為是闡述係統脫敏療法的經典性著作。沃爾帕在書中介紹了他運用係統脫敏療法治療神經症的臨床經驗,特別是治療恐懼症的經驗。1961年,沃爾帕報告用係統脫敏療法治療39例恐怖症來訪者,其中35例有效。之後的20多年裏,曾有500例以上的事例證明此法對恐懼症的治療作用。這種方法也適用於其他以焦慮症為主導的症狀。
係統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是抗條件反射(交互抑製)。恐懼症是在個人經驗中由於某種外部刺激而引起的情緒緊張。這種刺激與緊張形成了條件反射,因而來訪者一想到這種刺激情境就產生了緊張感,為此焦慮不已。消極的辦法是來訪者回避感到恐懼的對象,這一做法隻能加劇對恐懼對象的緊張感;積極的辦法是接觸恐懼對象,進而消除對恐懼對象的緊張感。沃爾帕對係統脫敏療法進行了如下的說明:當引起焦慮的刺激存在時,造成一個與焦慮不相容的反應,則能引起焦慮的全部或部分抑製,從而削弱刺激與焦慮之間的聯係。也就是說,用放鬆的方法來減弱來訪者對引起焦慮刺激的敏感性,鼓勵來訪者逐漸接近他所恐懼的事物,直到消除對該刺激物的恐懼感。係統脫敏的基本原則是交互抑製,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來訪者做出抑製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可以削弱,直至最終切斷刺激物與焦慮的條件聯係。
係統脫敏療法的具體方法:
(1)深度的肌肉放鬆訓練,要求患者在不良行為反應(焦慮、恐懼)出現時,能適時地運用放鬆訓練進行對抗。
(2)建立焦慮或恐怖的等級層次,對引起患者不良行為反應(如焦慮、恐懼)的情景刺激作詳細的等級劃分,並由弱到強按次序排列成表備用。這是進行係統脫敏療法的依據和主攻方向。
以下是一位蜘蛛恐怖症患者不同的焦慮情景:
情景1——看打印的“蜘蛛”字樣的卡片。
情景2——看一幅靜止的蜘蛛圖畫。
情景3——看移動的蜘蛛畫麵。
情景4——觀看園子裏距自己5米遠的靜態蜘蛛。
情景5——觀看2米遠蜘蛛的運動。
情景6——近看蜘蛛結網。
情景7——讓小蜘蛛在戴手套的手上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