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心理診斷技能(4)(1 / 2)

(2)操作量表:它包括數字符號(或稱譯碼)、填圖、木塊圖測驗、圖片排列、圖形拚湊、迷津測驗、幾何圖形測驗、動物房子或動物下蛋、視覺分析等。

(3)韋氏智力檢查的作用和意義:韋氏智力測驗屬於個別測驗,通過測驗在實際說明智力水平時,常常采用等級劃分的方法。但是,等級劃分或分類本身並沒有診斷的意義,隻是從統計的意義上講,因而它屬於智商分配中的一段。對於了解來訪者智力狀況,韋氏智力檢查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2.臨床症狀自評量表

臨床症狀自評量表(SCL-90)的內容包括90個項目:涉及感覺、思維、情感、意識和行為習慣,有的項目還涉及人際關係和飲食習慣。其統計指標分為總分和因子分。

(1)總分的計算:總分由90個項目的各單項得分相加求得。假如某人在90個項目中自覺均無不適,其總分便為90分,而非零分。因此,將所得總分減去90分,即為受檢查者的實際總分。除總分外,還有下列幾項具體指標:

總均分=總分90

表示總的看來,受檢查者的自我感覺介於無症狀(用數字1表示)至嚴重症狀(用數字5表示)中的哪個範圍之內。

陽性症狀均分=(總分-陰性項目數)陽性項目數

表示“有症狀”項目的均值,此項指標可看出受檢查者自覺不適的項目程度到底處於哪個範圍。陽性項目數表示受檢查者在多少項目中呈現“有症狀”,陰性項目數表示受檢查者在多少項目中呈現“無症狀”。

(2)因子分的計算:全量表90個項目共含10個因子,每個因子代表某一類情況。通過因子得分可了解受檢查者的症狀分布特點及其病情的具體演變過程,並可做輪廓分析。

因子分=組成某一因子的各項目總分組成某一因子的項目數

各因子的定義及項目數:軀體化(12)、強迫症狀(10)、人際關係敏感(9)、憂鬱(13)、焦慮(10)、敵對(6)、恐怖(7)、偏執(6)、精神病性(10)、其他(7)。

綜上所述,臨床症狀自評量表(SCL-90)反映症狀豐富,覆蓋麵廣,能準確反映出心理谘詢、心理治療來訪者的自覺症狀和程度變化,是目前我國心理谘詢、心理治療應用最廣泛的自評量表。

3.內田—克雷佩林精神檢查

由日本著名心理學家內田勇三郎(1894—1966)受德國精神醫學專家克雷佩林(1856—1926)的“連續加算法”作業心理檢查的啟發,獨自開發並發展而成的一種心理檢查。

(1)工具:一張排列為30行個位數的檢查用試卷。

(2)判定標準:“加算作業量”、“作業曲線”和“誤答的數量和出現方式”。

(3)特點和意義:操作簡單,不受文化的影響,可以根據來訪者“加算作業量”、“作業曲線”和“誤答的數量和出現方式”的情況判斷其相應的心理特征。

4.主題統覺測驗

主題統覺測驗是投射測驗中的一種,由莫瑞和摩根於1983年在哈佛大學編製,主要任務是讓被測驗者根據所呈現的圖片自由地聯想並編造故事。

(1)構成:由30張內容曖昧不明的黑白圖片組成,另附一張空白卡片圖片,內容多為人物,兼有部分景物。

(2)實施:每一位被測驗者隻從30張圖片中選取20張,選取標準依年齡而定。每次給被測驗者一張圖片,要求他編一個故事,說明圖中所表現的情景、事情發生的原因、可能的結果及個人的感想,要求故事生動,越戲劇化越好。每張圖片所給的時間約5分鍾,采用個別實施的方式,測驗者需詳細記錄被測驗者的反應。

(3)評分標準:主觀性較強,一般需要兩三個測驗者共同評估。根據被測驗者所編故事的內容特質和形式特質對被測驗者的需要、情感、衝突和壓力作了解。

此外,心理檢查量表還有許多,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三)心理檢查的長處和短處

1.對檢查者(谘詢者)來講,心理檢查的長處和短處

(1)長處:①通過檢查可以確認對來訪者的印象和直觀感覺;②可以覺察到至今未能覺察到的理解來訪者的盲點;③可以發現來訪者潛在的素質傾向。

(2)短處:①容易造成一次又一次地強迫來訪者做這樣那樣的心理檢查或測驗,谘詢者熱衷於對來訪者進行心理檢查;②容易依據檢查結果歪曲對來訪者的理解;③容易錯誤地認為沒有心理檢查的話,就不能達到對來訪者的理解;④容易過分注意來訪者的病理問題。

2.對被檢查者(來訪者)來講,心理檢查的長處和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