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1)(2 / 3)

1.記住一位名人關於學習的論述:

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去學點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你或許會衰老,或許會徹夜不眠,或許會失戀,或許會眼看著周圍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毀壞,或許會得知你的心聲被居心險惡的人詆毀,在這種時候,隻有一件事是值得做的——學習,研究人世的變遷及其原因。學習,隻有學習,才會使你的心靈永不衰竭,才會使你永不會感到孤獨,永不受精神折磨,永不擔憂或疑惑,永不後悔。

2.共同進行討論:

(1)你喜歡學習嗎?為什麼?

(2)你周圍有人喜歡學習嗎?他每天都做些什麼?

(3)怎樣的學習你才喜歡?你怎樣才會喜歡在教室中這種相對靜態的學習?

(4)我們是可以快樂學習的,隻是我們需要先拋棄對學習的偏見,也可以說是認識真正的學習。我們沒有和真正的學習麵對,我們就不會喜歡上它們。誰都不喜歡枯燥。(請你接著寫下去)

3.製訂一個改進學習方法的小計劃,並在學習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計劃。

計劃

第二課自主學習管理

某天晚上,你獨自一人在家,用煤氣燒水,水“咕嘟咕嘟”馬上就要開了。這時,忽然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吹得窗戶“啪啪”直響,你想起家裏的窗戶全部開著,都還沒關;電話鈴此刻也響了,這可能是你同學提前預約打來的電話;“咣咣咣”,偏偏這時又有人來拜訪,正在很著急地敲著你家裏的門。這時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重要先生和緊急先生。

重要先生經常跟我們說:“我管轄處理的事情都很重要,它跟一個人的理想、目標關係密切,必須要認真履行,一絲不苟地完成。”緊急先生則會這樣說:“我管轄的事情十萬火急,必須馬上得到處理,推延不得。這些工作一旦完成,馬上就能見到效果,別人都會稱讚你能幹,當然有一些事情還會很有趣。”他們風風火火,忙忙碌碌,不斷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有時他們也會為各自管轄的範圍發生爭執,為分管事情的優先級而發生衝突。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時間的:8∶00~17∶00除早中餐外,校對修改作品清樣;17∶00~20∶00晚餐之後外出辦理出版事務,或走訪朋友,或進古玩店過把癮,尋求一件珍貴的擺設或一幅古畫;20∶00就寢;0∶00~8∶00寫作,夜半準時起床,一直寫到天亮。這位勤奮的文學巨匠一生共創作了96部小說和《人間喜劇》這部巨著。前蘇聯昆蟲學家柳比雪夫從年輕時候起即采用了時間統計法,即每天晚上臨睡前核算自己一天的時間花得合理不合理。他堅持一天一小結,一月一大結,年終大總結,直到逝世前一天,56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統計。結果,他畢生的時間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他先後發表了70多部學術著作,寫下了12500張打字紙的論文和專著。他駕馭了時間,他是名副其實的時間的主人。

加拿大醫生奧斯勒在醫學方麵有過多種貢獻,比如成功研究了血小板等等。他身兼多種工作,但是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淩晨兩三點鍾,他也做到睡覺之前讀十五分鍾的書。他是這樣計算的:一般人的閱讀速度是1分鍾300字,15分鍾便能讀4500個字,一周可以讀315萬字,一個月就可讀126萬字,那麼一本書平均以75萬字計算,一年就可讀20本書。奧斯勒睡前讀書15分鍾的製度,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每天睡前15分鍾”,使奧斯勒博學廣納,這15分鍾賦予了生命另一種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