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1)(1 / 3)

第一課解讀學習

我國擁有燦爛悠久的文明,踏過曆史的河流,我們會看到許多偉大的人物。談到學習,我們來看看許多大學問家的光輝。

孔子,這位文化先哲說,“吾十有五而誌於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學以致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的學習觀從學習需要“立誌有恒,鍥而不舍”到“虛心篤實,不恥下問”,從“學思結合,學思並重”到“學習結合,學行並重”,還涉及了“樂學”的精神。

孟子,另一位大儒,說,“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孟子認識到了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荀子說,作為一個學者要善於學習前人的經驗,並且要全麵、客觀地看待事物。

王充、顏之推、韓愈、朱熹、康有為、陶行知……當我們靜下心來和各位大儒對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都對學習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學習是這樣一種行為,它需要智慧和毅力,缺少了任何一種品質,學習活動都會宣告結束。

不久前,學習專家做過一個調查發現:學生對學習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別,在某些基本的學習觀念上,比如學習需要努力、認真等,所有同學都能夠認同,而在具體的學習技巧和高級的學習觀念上,就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理解水平、學習觀念水平較高的學生,不僅在學習上比另一些學生好,在心理健康、創新能力等各方麵也都要高於理解水平、學習觀念水平較低的學生。

學習活動是當代社會人才必須從事的一項活動。然而就是在以學習為主的學生這裏,談起學習這一活動,很多人還是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高效地進行這一活動;有的人學習活動進行得不夠好,還不知如何改變,這甚至影響了他們對未來的看法……從儒學大師那裏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活動是一項高級的活動,需要我們在學習其他知識的時候也必須學習如何學習。

首先,一些基本品質是必須具備的。這些基本品質包括:持之以恒,學、思、行結合,善於總結,樂學等等。

其次,使這些品質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每一個大師都對學習活動做了自己的理解,他們沒有對孔子的論述全盤聽取,而是學習、借鑒前人方法,在實踐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方法。

最後,構建自己的學習方法體係。時代在發展,學習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當代社會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過度關注知識和經驗記憶,而是關注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對知識的分析、重構和創新等方法。

作為學生這一特殊的學習群體,我們的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在班集體中進行的,主要任務是掌握係統的科學知識、技能和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這些學習的特殊性,更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

在學習策略形成的過程中,學習、觀察、比較、總結是學習策略形成的較為關鍵的行為。

首先,我們需要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雖然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但是基本的學習規則還是相同和相似的。

其次,要積極觀察和比較各種學習活動的優劣。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測驗、考試等一些活動對自己的學習策略進行整體的評估和個別的評估,從而為改進做準備。

再次,還要不斷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於很多同學不善於比較和總結,學習方法的改進很不理想,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學習方法會改進。

最後,在學習方法形成的過程中要能夠積極地進行求助。由於當代社會中學習具有極大的重要性,社會上有很多學習專家,懂得向他們求助也是會學習的一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