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情緒管理中的心理技巧(1)(1 / 3)

1.我擔心控製不住自己:對抗的平衡

心理學是和人們的生活最貼近的理念和知識,無論你是否了解心理學知識,你都在運用著一些心理的規律,隻不過有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正如一句古話叫做“日用而不知”。下麵是一個夫妻關係導致的焦慮症發作的例子。

大偉結婚19年了,有兩個孩子。因為妻子害怕他失控會瘋掉而讓他來谘詢,當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感覺好像要控製不住自己的想法,並有心慌、發抖、要瘋掉的感覺。他不能靜下心來卻又不知道幹什麼,隻是腦子裏亂糟糟的。這種感覺不時地困擾他,令他坐臥不安,隻得由妻子陪同前來谘詢。大偉的這種問題是臨床心理學中常見的焦慮發作,是一種強烈的焦慮情緒爆發,我們要先找到壓力源在哪裏。在大偉談論他的症狀時,我試探著問他,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家人是什麼感受,他們做了什麼支持,這樣我們就把話題轉移到探索家庭關係的情況,探索家裏是否有壓力源。

大偉開始抱怨自己的婚姻是父母包辦,和妻子性格差異太大,從沒有感覺到妻子的支持。妻子是特別沉悶、死板的人,近20年來,自己都沒有改變妻子。生活中妻子最令大偉困擾的是不會做事,有朋友來家裏的時候,妻子不願意主動留客人吃飯,更不能做一頓像樣的飯菜招待,大偉為此對妻子說盡了道理,可就是沒有任何作用。帶著如此多的不滿和無奈談論自己的婚姻關係,這段感情一定是有故事的,所以我們決定讓夫妻一起進行一次家庭會談。

當大偉的妻子說起兩人的關係時說了同樣的一句話,即把所有的不幸都歸咎於父母包辦婚姻,抱怨兩人性格不合。妻子抱怨大偉從結婚就沒有長大,隻懂得天天和朋友混在一起,生在農村卻不肯幹農活,做生意又不善於經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自己不能不細細打算。

“我也算是在十裏八村的頭麵人物當中有交往的,你從不給我做些臉上添光的事情。我怎麼說,道理怎麼講,你全然不顧,在人麵前我們總要差不多才行,你總是畏畏縮縮,我也是心裏無奈呀!”丈夫頗有微詞,似乎又心裏發虛。

“我也想給你添光,可是我用什麼給你添光呢?花一分錢要向老人要一分錢,老人再有錢,要錢花我心裏也要掂量一番啊……”說到這裏,妻子更是滿腹委屈,淚水忍不住一泄而出。原來大偉父母家生活一直富裕,又從小對大偉嬌生慣養。所以,結婚後大偉仍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什麼事情都以玩鬧的心態對待,婚後家裏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妻子從小在苦日子裏長大,看到丈夫不務正業,心有不滿又無計可施,隻得節省開支,還不時打零工貼補家用。這在丈夫看來是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兩人經常為此爭吵。

“你能說會道,我沒有道理講,說不過你,隻能一個人生氣,我能怎麼辦,我不幹些零活兒掙錢,靠什麼過日子?也隻能聽你的,該做什麼做什麼,這種日子誰願意過?”妻子抱怨。

“沒法跟你溝通,怎麼道理在你這裏就講不通呢?每次都這樣,為這事兒我都沒脾氣了,我怎麼說都沒有用,你該怎麼辦還怎麼辦,唉……”丈夫也是痛苦不堪。

原來兩人結婚多年一直吵架,丈夫是急脾氣,每每看不順眼的事就發火吵鬧,妻子爭吵不過,隻得退讓不理,忍氣吞聲地受盡委屈,以致後來碰到爭吵,妻子便不吱聲,默默忍受,漸漸地丈夫也沒有了火氣,遇到分歧隻有心裏憋火無處釋放,兩人彼此不理雙方,各自幹各自的事。不能帶動和影響夫妻關係,使丈夫陷於心理弱勢,看起來是平局,實際上丈夫陷入了被動。

“這麼多年來,你們爭來吵去,都忍受了很多的不容易,丈夫深受挫敗,無計可施;妻子受盡委屈,無處釋放,真的很難為你們。”我聽著兩人的糾纏,感慨地說,“現在看起來,似乎妻子在這場‘戰爭’中稍微占了上風,火暴的丈夫再也沒有機會向你發脾氣,滿肚子的火氣隻能自己消化,這感受一定比受委屈還要難受。”

兩個人近20年的“持久戰”,使丈夫磨盡了火氣,妻子受盡了委屈,但誰也沒有讓誰得到改變,每個人的“心牆”卻越築越高,隻能讓各種情緒耗盡自身元氣。丈夫的焦慮發作,正是這種對抗的症狀,也是對夫妻關係最有力的影響,妻子和丈夫才有了一個不是對抗的溝通話題,這才會有妻子帶著丈夫來谘詢的事情,夫妻之間才算是有了一點愛的流動。

你可以用到的心理策略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