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個人和社會(2)(2 / 3)

所謂暴力並非一定要動手,一切基於威脅和脅迫的行為都是暴力。

假如販運的貓狗是有主的,應該提供線索請公安機關打擊偷盜行為;如果販運的貓狗是沒有檢疫的,請工商衛生監督等部門出麵,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執法者。

當然,現在有關部門不作為,他們不作為,我們應該想辦法逼他們作為,而不是想辦法繞開正當程序去私設公堂。以為所謂結果是好的,采取什麼手段就都可以的做法,在曆史上讓我們民族吃的苦頭已經夠多了。

還有人說愛貓愛狗黨偽善,放著那麼多苦難的人類不關心,卻去關心貓狗的命。難道人權高於貓狗權?

這種觀點也是很有問題的,你無非是認為人權高於貓狗權,希望別人按你的意誌去行動。

有個網友說得好:這世上有很大一批人,你要是救狗,他就說那麼多要救的人你怎麼不救?你要是救人,他就說那麼多得絕症的孩子你怎麼不救?

真正心存善意的人,不會假借一種善行去指責另一種善行。一個民主的社會,應該容忍有人願意優先救人,有人願意優先救貓狗,並容忍他們表達和展示自己的觀點。不同意他們的觀點,隻能通過說服和程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采取暴力或脅迫的手段。

還有網友揭發某些愛貓愛狗的人平時對父母如何不好,女友墮胎如何不管等等,現在跑出來做這樣的事太虛偽了。

這種觀點也是不妥的。一個人是很複雜的,有時候他很好,有時候他不好,甚至很偽善。一個人一輩子始終堅守一套價值觀和行事原則,那叫聖人。我們都不是聖人,都在生活中搖擺和隨波逐流。

所以評價一個人,最好不要隨便蓋棺定論,特別是從他過去的道德作風上攻擊他現在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就事論事,這件事他們做得對還是不對?對在哪裏?錯在哪裏?

不是說一個人做了壞事以後他的每件事都是錯的,也不是說一個人做了很多好事、正確的事以後他就事事都對。

救貓狗這個案例可以告訴我們,做一個合格公民的艱難,因為僅僅學會就事論事評價一個人很難。

最後推薦一本劉瑜寫的《觀念的水位》,這本書談到社會的理性態度。另外還有一本是何兵的《批評官員的尺度》,講述美國社會的司法製度是如何被公民推動改革的,有空可以讀讀。

實操訓練

組織一次羅伯特議事法則會議

百度關鍵詞“羅伯特議事法則”,了解法則的規定,試試在班會上采用這種議事法則討論一個主題。

學會獨立思考

許多大學朋友想學會獨立思考,但感覺自己遇到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就怎麼也想不清楚。

有這樣苦惱的大學生朋友們不必過度煩惱。傳統的教育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不夠的,我們的教育更多是灌輸知識,缺少思辨訓練,能力不足是正常的。

大部分人不缺思考能力,但很多人缺獨立思考能力。說一個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不代表他沒有意識,沒有恨沒有愛,沒有思考的能力,沒有在某個方麵的專長。思考是進化賦予人的本能,你有我有全都有。隻不過有人把思考能力發展成了獨立思考能力,有人把它發展成了專業思維能力。能看出別人的思考邏輯,這是專業思考的結果,能否看出別人邏輯背後的動機,才是獨立思考的結果。

不是說你敢批判一切就叫有獨立思考能力。現在說自己能獨立思考已經變成是一種時髦的標簽。有些人以為敢於批判一切,懷疑一切就是獨立思考。這樣的人在網上經常說出一些極端的話,迎合者還特別多。他們不是獨立思考者,而是整合網絡情緒的發泄渠道。

我過去覺得自己有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可能我把專業思考能力當獨立思考能力了。我曾經用很專業也很厚黑的方式考慮如何給企業的關鍵領導打點,好讓自己獲得項目中標的資格。

等我換一個場合,可能又大罵這個世界太黑暗,到處都要關係才能做事,卻忘了我也是造成這種關係世界的一部分。

我這樣不是獨立思考,隻是在不同場合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標準,就是錢理群先生說的“精巧的利己主義者”。

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得有一個堅定價值的判斷體係。你可以相信人性本善,也可以相信人性本惡,也可以相信人性本無善惡。有了這個點,很多問題才能得到合理的結論。所有的獨立思考都是不獨立的,得有一個判斷點。

我曾經糾結過,就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觀。我過去的價值觀受到現實的影響,已經不相信原來的信仰,卻又沒找到新的信仰,所以我和大家一樣,都糾結過。

後來慢慢找回到一部分自己,是在我多讀了點雜書,接觸了不同的人,去了一些不同的地方做項目,又因為有了穩定的家庭,慢慢想了很多事情,漸漸找到獨立思考的感覺。到今天,我也不敢說自己就是一個總是能理性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