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想象力是走向成功的開端(2)(2 / 3)

美國高爾夫球員傑克·尼克勞斯說過:"每當我揮杆擊球之前,頭腦中必須先有一幅清晰明確的圖像。首先,我要"看到"希望球最終停留的位置,然後,我要"看著"它前往那個位置、它的飛行軌跡和著地過程。隨後的一幕"場景"要讓我看到自己的揮杆姿勢,而且這種姿勢要將第一幅的畫麵變成現實。"請注意這位金熊獎獲得者對自己現實中所做的事情的描述、庫普博士的建議和本書提出的指導是多麼驚人地相似。其實,想象力練習並不一定僅僅局限於高爾夫或網球這樣的體育運動中,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精神練習的這一原則實際上對任何行為都比較適用,包括更廣義上的行為,如滿懷信心地大聲說話、在商業會議上胸有成竹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始終戰戰兢兢、默不作聲,然後再後悔莫及。或者直接要客戶簽署訂單,而不是讓產品的宣傳和推銷以你的軟弱無力的話語和對方的曖昧態度作為結尾,訂單的問題懸而未決。如此等等。針對精神練習和想象力練習,我已經製訂了一套非常具體、實用的強化訓練方法,即使用我稱之為"精神影院"的方法(我在本書的前麵已經講過)。庫普博士也曾介紹過與我在上世紀50年代末講授過的"過電影技巧"(我在本書的第一版中還介紹過這一技巧)類似的方法。傑克·尼克勞斯用了"場景"這一詞語:他把自己成功的揮杆擊球過程當成一個小小的"精神電影"播放,也就是說,離開現實中實實在在的擊球而到"精神影院"看"電影",然後再回到現實中來,去體驗那種在思維中似曾相識的感覺。刊登在2000年7月《高爾夫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傑克·尼克勞斯這樣說道:"我喜歡將自己的這種練習方法,我將它稱之為"拍電影"訓練法。這種方法在你的頭腦裏越是根深蒂固,你就越能在現實中打出你希望打出的好球。"他在自己發明的"四步法"中的第四步甚至說:"那部完整的"電影"告訴你哪隻球杆合適,你就選擇哪一隻。"值得敬佩的是,傑克·尼克勞斯找到了自己的方法,這與我所描述的"過電影技巧"幾乎完全一致,甚至進一步向前發展了很多。他把選擇合適的球杆這樣的繁瑣小事都交給他的自動成功機製去解決,而不是都交給意識去作決定。我之所以誇他很了不起,是因為據我所知,盡管尼克勞斯先生很可能受到過許多著名的高爾夫球員以及他們教練的影響,但他從來沒有讀過我這本書。不過,其實也算不上多麼"了不起",因為事實上幾乎一切能到達某項運動的巔峰的運動員都能通過某些獨有的方式,找到學會這種類似技巧的途徑。首先,我想在這裏先介紹一些完全支持想象力練習觀點的科學記載。在我所了解到的最早的某個受控試驗中,心理學家汪達爾證明,向標靶投擲飛鏢的精神練習(在這種練習中,投靶人每天要在標靶前麵坐上一段時間,腦海裏想象著自己正往標靶上投飛鏢)能提高投擲的命中率,其程度就像實際投擲飛鏢那樣明顯。《科學季刊》雜誌曾報道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旨在研究精神練習在提高籃球的罰球技能上所起的作用。第一組學生連續20天每天堅持實地練習罰籃,並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計算得分和命中率。第二組學生也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計算命中率,但是在這中間的十幾天內不進行任何練習。第三組學生在第一天計算罰球命中率,然後每天花20分鍾想象自己將球罰進籃筐。如果想象中球沒有罰進,他們就在想象中對自己的罰球過程相應地進行糾正。實驗的結果是這樣的:每天堅持20分鍾實地罰籃練習的第一組學生,其罰球命中率最後提高了24%;中間階段不進行任何練習的第二組學生,最後一天計分時沒有任何提高;而隻通過想象練習罰球的第三組學生,其罰球命中率居然也提高了23%!這個神奇的實驗曾經被各種媒體大肆地報道和宣傳,而且在此後多年,在許多大學經常被人們拿來議論和舉例。當然,這樣的實驗結果未必會十分嚴謹,畢竟沙奎爾·奧尼爾那麼低的罰球命中率始終是個令人費解的難題。然而,盡管其科學性值得懷疑,但對想象力練習的運用真的是一門很有效果的科學。事實證明,想象力練習是提高技能、改善根深蒂固的"真理"從而得以改善行為的實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