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分心術訓練(2)(2 / 3)

憂慮不僅僅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壓抑,還能引起身體其他部分的病症。所以,練習著放輕鬆是十分必要的,它對自身乃至生活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社會學專家約姆斯說:"生活在城市中的美國人過度緊張、坐立不安,常常表現著急以及緊張痛苦的表情……這是壞習慣,不折不扣的壞習慣。"緊張是一種習慣,放鬆也是一種習慣,而壞習慣應該改正,好習慣應該養成。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放輕鬆呢?或許你會以為先從思想開始,或者先從精神開始,現在我要告訴大家,兩者都不是,最先要放鬆的,是肌肉。那麼就先從雙眼開始,從你的雙眼讀到這句話之後,把頭往後仰,閉上眼睛,小聲地、或者在腦內對自己的眼睛說,放輕鬆、放輕鬆,不要緊張,不要皺眉頭,放鬆吧,接著放鬆……你會感覺到,接下來的時間裏,你眼睛的肌肉開始遵循你的指令。繼續放鬆,你會感覺到,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消失不見了。是的,就是這麼簡單,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在這短短的幾分鍾裏,你已經掌握了放鬆技巧的第一步。

那麼我們接著來依次類推,來放鬆臉部肌肉、頸椎、肩膀,乃至整個身體。眼睛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它收集了我們腦內3/4以上的信息,消耗了全身1/4的能量。如果能夠做到完全放鬆眼部肌肉,那麼就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很多喜歡觀察的人都會感覺"眼部緊張",從而導致精神緊張,那是因為絕大部分外部信息都是來自於我們的眼睛,接收到過多的信息會使眼睛感到疲勞或者緊張。以上我們學會了放鬆身體的第一步,也就是放鬆眼部,那麼怎樣深入地放鬆全身呢?有這樣五個秘訣:第一,看一本關於討論放鬆的專業書籍,我推薦大衛·哈羅·芬克的著作《消除精神緊張》。第二,在緊張情緒即將來臨的時候,立即提醒自己做放鬆運動,讓自己的身體軟的像一件毛衣,或者一隻貓。想象著自己是一件被掛在陽光裏的襯衫,或者曬太陽打盹的貓。瑜伽訓練是個不錯的選擇。第三,最大限度地使自己處在一個舒服的姿勢。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即使不是體力勞動,下班後依然會覺得身心疲憊。那麼在工作中應該采取舒服的姿勢,因為身體的緊張會導致頸椎、腰椎的疼痛,導致疲勞。第四,要知道,我們平時所感到的疲憊,有2/3是出於慣性。所以我們每天要給自己一點時間,檢討一下自己剛才有沒有把工作想象得比實際艱難,有沒有憑空給自己施加壓力?第五,每天睡覺前,都想一想,問問自己,今天有多疲倦?看看這種疲倦是來自於工作本身,還是源於自己過分焦慮?慢慢地形成習慣,判斷一天過得怎麼樣不再說有多麼疲憊,而是有多麼不疲憊。

分心法則--大度處事,別把小事掛心上

在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宰相肚裏能撐船。意思就是想成就大作為,必須有寬廣的胸襟。我們的這一生中會經曆多少事情呢?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在你幾天或者幾個月之後想想,很多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我們往往麵臨的問題,大多數是我們誇大了它的影響力,其實它根本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那麼為什麼不在事情發生的當時試著大度處事呢?我的鄰居摩爾是個漂亮的女孩,在她19歲那年,家裏發生了一場火災。她後來告訴我們,"我從來沒有那麼害怕過,現在想想都心有餘悸。那是在睡夢中我突然醒來,我看到滿眼的火光,喊爸爸媽媽的名字沒有響應。火在向我逼近,我甚至失去了主意,完全呆住了。我覺得當時房間裏有40多度,但是依然被嚇得渾身冒冷汗。大聲哭喊使我變得非常虛弱,眼淚流在臉上馬上就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