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編譯序(1 / 1)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維也納市猶太籍的神經病醫生。作為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過失心理學及神經病學的解釋,都是建立在以自我或超我與潛意識欲望的矛盾基礎上。因此,本書《解夢金手冊》,是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與《精神分析引論》的薈粹,並附上東西方相關夢的論述及其揭示。

弗洛伊德始終認為,夢的原始起源來自於人的性衝動。他主張人生以求樂為止,因此,他不主張赫克特所說:“與母親在性的方麵合為一體,或安息於她的懷抱之內,或最終到達了死的城堡,直到進入子宮內的毫無緊張的涅檠境界。”但事實上,弗洛伊德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安樂死的方法逝世於英國的人。這就有點兒像我們中國的道教鼻祖老子的哲學觀:“安靜地回歸母腹。”

弗洛伊德發現了夢的奧秘,為人類的精神與文化,開墾了一個至今令人驚奇的處女地。

我們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莊周,其想像力之豐富已經令今人望其項背,但他對自己所做的夢卻是無法解釋,他所歎感的“我莊周夢蝶還是蝶夢我莊周”的故事至今還是個千古疑案。但是在1895年7月4日的淩晨,弗洛伊德的一個曆史著名的夢——“艾瑪的注射”,開創了夢的潛意識研究的先河。當他那天回憶起艾瑪注射之夢時,有一個念頭突然浮現在他的腦世界——夢是願望的達成。這個夢使弗洛伊德意識到,夢暴露無遺地使他實現了某個隱蔽願望的企圖,是夢精神上內驅力的靈光一閃。弗洛伊德確信自已已經找到了通向潛意識之門的鑰匙。弗洛伊德後來宣稱:“像這樣的頓悟(洞察力),在我的一生中可能隻有一次。”

弗洛伊德就是在這樣絕對的信仰的支持下,才於1899年完成了非凡的劃世紀的著作——《夢的解析》。弗洛伊德並且鄭重聲明:“我將向讀者證明在夢的分析中存在一種技術,因而可使夢成為可以解釋的東西。而且,如果這個解夢的方法得到應用,那麼我們不僅可以了解自己夢時的心理結構,還可以解釋我們在清醒後的各種腦力活動和未知現象。”1915年至1917年,他在維也納大學又將夢與精神分析結合起來講授。這便是《精神分析引論》的形成。

毫無疑問,弗洛伊德這兩部魔鬼般的著作,既已統治了整個20世紀的夢學理論界,也仍將繼續引領21世紀的夢學界。雖然,春秋時期的聖哲孔子也曾認定,他久不夢周公的原因很可能是血氣衰弱的原因。這實際上也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隻不過,弗洛伊德以高屋建瓴的智慧,且以職業心理醫生的敏感在此揭示了夢與精神同在的秘密,並最終為夢的解釋學做出了幾千年以來的突破性的創見與建樹。

我們這次編定《解夢金手冊》,相信會令讀者滿意。同時我順此借用歐內斯特·瓊斯的話——我敢保證它是忠實的——作為譯序。

編譯者

2002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