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弗洛伊德的解夢真諦(3)(1 / 2)

弗洛伊德有著不可忽視的個人魅力,他不僅是一個精神分析家,而且還是一個雄辯家。他工作努力而執著,具有政治才能,很少有人能夠逃脫他的影響。弗洛伊德對於夢的解析的貢獻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研究和實踐後,無論無何我們都不能不折服於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由此產生的深遠的文化影響。麵對弗洛伊德不可摧毀的“性理論”,一向持榮格理論的史蒂文斯突然來個急轉彎,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接受弗洛伊德有關於夢的理論之前,人們首先要弄清下麵的十二個基本假設:

(1)夢都是潛藏在人們心中欲望的滿足。

(2)夢把被壓抑著的欲望以扭曲的形式展現出來。

(3)展現於夢中的被壓抑的欲望都起源於人們的嬰兒期,它們在本質上都表現為性欲。

(4)夢中所呈現的內容總與人們在以前曾經曆的事件有關,特別是童年的記憶和願望。

(5)夢中性的想法、衝突或願望通常會被偽裝成象征符號在夢中表現出來。

(6)無論怎樣,夢的功能是為了保持睡眠,而決不是為了幹擾人們的睡眠。

(7)在每個夢中,夢中所呈現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往往與人們最近的經曆有聯係,而夢中最隱藏的內容則往往與人類最古老的體驗相關聯。

(8)夢一直在充當著睡眠的衛兵。

(9)對一個夢研究可以從以前的經曆中找到答案。

(10)在人們研究夢的成因時,在人們幼年時的願望是個不可或缺的因由。

(11)嬰兒時期的景象會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隨著人們成長,進而被轉移到現在的夢的經曆中。

(12)沒有一組夢的念頭不被理解為代表性欲和其他願望。

史蒂文斯此種“反證”之舉,無異於向世人宣告自己對榮格理論的背離,而承認弗洛伊德理論的勝利。最後,史蒂文斯還說,盡管弗洛伊德並不總是正確的,然而,這正是弗洛伊德個性的魅力所在。正因為這樣,弗洛伊德才使得他的夢學理論得以最為廣泛的傳播。

6.人類精神力量的來源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精神力量有三個來源:一是為了尋找食物和避免傷痛的動物本能;二是內驅力,它包括敵對心理和性欲望,這裏的性欲望,通常被理解為兩種含義,單純意義上的性欲望和追求刺激與成就的欲望;三是夢境的產生。內驅力是一種潛意識,潛意識是存在於人的大腦思維之下的一個思維層麵。它以一種我們不可察覺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也就是說它不至於幹擾我們清醒的思想意識就能影響我們的行為,而且以變幻莫測的影象,給人以一種迷離、恍惚似是而非的朦朧感覺。人在進入這種感覺狀態之後,即來到弗洛伊德所說的另一精神力量的來源——夢境。夢境曾一度被斥為是一種精神幹擾,是人類在睡眠時出現在大腦中的零散記憶。經過近些年的研究,美國的一些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大腦中有一個屬於大腦的原始部分叫做邊緣係統,而弗洛伊德所說的內驅力與夢境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下麵我們就來講一講大腦中的內驅力和夢。

弗洛伊德認為,內驅力來源於人的機體內部,並且它還是大腦與身體相連的結果。這就好比,大腦發出命令也或許可以說是發出一種渴求,而身體則適時產生反應。而內驅力通常被稱為是屬於情感一類的東西,它包括五個因素:憤怒、恐懼、分離焦慮、欲望以及由性衝動產生的變異形式——渴求。內驅力早已存在於人類的大腦中,並隨著人類的繁衍代代相傳,它支配著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饑餓的時候尋找食物,恐懼的時候逃跑以及渴望配偶。在研究人員對性衝動的變異形式——渴求,進行集中的探索後,發現這種渴求不僅僅源於大腦中邊緣係統,它還可能來源於大腦的前部。而這個部位恰恰是發生高級精神活動的地方。在20世紀80年代,神經生物學家潘克塞普開始對位於前額發際線以上,腦皮層附近的一個大腦區域進行了研究。潘克塞普做了一個實驗,他刺激一隻老鼠的這個區域,而後發現這隻老鼠在空氣中嗅個不停,跑來跑去,好像是在尋找什麼。它顯然不是饑餓,因為它總是徑直從一盤食物旁邊跑過。後來潘克塞普又拿來他所能夠想到的任何東西來進行試驗,而這隻老鼠都對它們視而不見。由此,潘克塞普得出一個結論,被刺激的這部分大腦組織似乎能夠產生一種對新事物的渴望。

心理學家索爾姆斯認為,這種對新事物的渴求似乎與性衝動十分相似。索爾姆斯說:“作為神經科學家,潘克塞普發現了弗洛伊德在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結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神經學家就知道,夢是在快速動眼睡眠狀態中產生的,它與大腦中一個原始部分有關。他們普遍認為夢是一種低層次的精神神經現象,它在心理學上沒有多大的意義。然而,索爾姆斯卻發現,與夢相關的關鍵大腦組織與潘克塞普確認的產生“渴求”情感的區域是同一組織。而這種研究成果似乎表明,夢境的發生來源於性衝動,而這恰恰正是弗洛伊德的觀點。潘克塞普說認為,弗洛伊德對人類的貢獻應等同於達爾文對於人類進化史的貢獻。達爾文生活在基因發現之前的年代,而他卻寫出了《物種的起源》;弗洛伊德則生活在腦電圖發明之前,但他卻告訴了我們精神器官的活動。現代的研究者們需要做的是把弗洛伊德的理論加以更為深入地探討、發展和驗證。我們工作的關鍵不是證明弗洛伊德是對是錯,而是要完成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