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長期以來,我們總是習慣強調母愛的力量,強調母愛最崇高,但事實上,父愛的力量同樣偉大。就像一隻鳥兩個翅膀、一個人兩條腿一樣,母愛和父愛是缺一不可,無法替代的。
1.認識父親的角色
父親是父親,母親是母親,他們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因為其角色不同而產生差別。但我們往往把父親與母親的作用混為一談,使家教效果不明顯。
實際上,家教過程中父親與母親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人、成才。但為什麼在有共同目標的前提下,仍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之間沒有協調好各自的家教角色。
曆史上我們男人因力氣及性格而一直被視為雄偉的象征,我們男人往往象征著判斷力、領導力、勇氣以及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以往,我們父親多半是一個家庭或團體的核心。
在現代家庭中,許多婦女走出家門,在男人世界裏工作,許多男人卻在做女人的活,比如帶孩子、做飯等。
盡管我們許多男人歡迎有這樣的機會來密切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但是這樣做會招致一種極壞的後果,即孩子會認為他有兩個媽媽,而不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
孩子需要有一個能起父親作用的爸爸,男子氣概不能從課程中學到,它隻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從父親這個榜樣的身上學到。
作為父親,我們必須保護母親不受孩子的淩辱,他還應該保護孩子使其不被過分寬容的母親寵壞。父親的作用就是給孩子正確的愛,但這種愛既要起到保護的作用,又要有利於孩子自由地成長。母親的慈愛可向孩子表明他是可愛的,而父親的信任則告訴孩子他自己是有能力的。
正因為父親是父親,所以我們作為父親就應該掌握整個家庭成員的生存方式,也就是要掌好舵。這就是父親在家庭成員中的作用。
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既是家庭成員,又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各自的獨立見解。不過,並不能因此就認為我們每個家庭成員都可以有各自的生存方式。由於父親是父親,作為父親要使全家人成為一體,這就是父親的主要作用。
還有,作為父親,要讓孩子學會自立。父親在孩子教育中所承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先於家庭裏的其他成員教會孩子自立。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當然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最大的期待,可以說是希望孩子在社會上能夠誰也不依賴而過著獨立自主的生活。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性?顯而易見,母親比父親在這一方麵對孩子的教導要遜色很多。因此,承擔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職責,應該是父親。
為了孩子能夠在社會上獨立生活,我們做父親的就要發揮對孩子進行社會訓練的作用。如果父親也像母親那樣,事必躬親,對孩子的一言一行不是喜就是憂,那麼,孩子無論到什麼時候也是很難自立的。
正因為父親是父親,所以必須果斷、高屋建瓴,要從廣泛和高度的社會角度去教育孩子,這便是作為父親最重要的職責了。
“子不教,父之過”,這句流傳了千百年的家教古訓,對於今天的父親來說,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一個好父親的標準是很難衡量和確定的,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過我們可以設定這樣幾個指標:能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附屬品來培養的父親,是好父親;能和孩子相互理解和溝通的父親,是好父親;能注意孩子自己提出目標的父親,是好父親;經常注意孩子的心理發展的父親,是好父親;不斷從孩子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的過程中來尋找滿足的父親,是好父親;把做父親作為自己希望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的父親,是好父親。
2.做好父親角色的方法
教育子女,父親的作用不可低估,父親的角色不可替代。魯迅先生就提出過“我們怎樣做父親”的問題,直至今天,這個現實而尖銳的問題,仍然困擾著許多人。其實,我們隻要掌握得當的方法,把握住有利的時機,就能恰當地擔當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並能做一個好父親。我們該如何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