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父親角色的定位與心理認同(3 / 3)

對於父親來說,這並不是一件難事。當孩子入學以後,父親要表示出你對學校的關心。父親可時常問孩子:“今天留家庭作業了嗎?”或“學校裏又有什麼新聞嗎?”等類似問題。

假如孩子知道父親關心他的學校,願意見他的老師,願意參加學校的活動,甚至幫助孩子完成一件與學校有關的工作,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上學的事非常重要,因此他就會特別的勤奮。

父親要在家中培養起一種學習的氣氛。培養這種氣氛的方法是,家中的人都喜歡討論一個新意見。孩子提出問題時,不論他多麼幼稚,都要受到父母的歡迎。

(4)樹立自身威信

威信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所謂威信,就是威望和信譽。威信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意誌服從,使人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而信賴的情感。

父親的威信,是父親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孩子自覺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沒有威信的父親,整天管教孩子,效果總是不佳。有時聲色俱厲,大吼大叫,甚至拍桌子,打棍子,孩子也不理解,照樣我行我素;有時裝著表麵聽話,事後依然如故;有的甚至遭到孩子的嘲笑、捉弄或公開反抗。

而有威信的父親,別人很少見到他們怎麼管孩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恐嚇威脅,更沒有棍棒體罰。他們對待孩子,態度溫和,關切得體。有時還“沒老沒少”地同孩子一起嬉戲玩耍。但是,他們的孩子很尊重父母的。

貼心小提示

隨著育兒觀念的變化,我們做父親的往往也很願意將部分精力用於教養子女,這對我們來講不僅是義務更是一大樂趣。如果你是一位年輕的父親,並參照以下準則,一定會事半功倍,體會到為人父親的無窮樂趣的!

1.幫助妻子就是對孩子的愛

一個既定的事實是,在家務負擔和養育子女方麵,男子的付出總是占第二位的。所以現代父親應該自覺地盡可能地幫助妻子做家務。使夫妻雙方能輕鬆地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撫養子女的任務中。將一切可能的時間都獻給孩子,形成以孩子為主的工作、生活日程表。

2.不要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重在支持並鼓勵孩子走他自己選擇的道路,不應該強迫他(她)接受大人的意願。大多數父親之所以要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子女,可能是希望子女將父母夢寐以求的理想變為現實。

3.持之以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好的習慣需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培養教育才能形成。切不可斷斷續續,隻有持之以恒才能卓有成效。

對孩子不應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麵,要根據其年齡和成熟程度慢慢給他(她)解釋。無論事情如何嚴重,父親都應該主動將真相告訴孩子,否則他(她)會通過其他途徑得到某些信息,而道聽途說的東西往往不那麼真實可信,這會令孩子迷惘。

與妻子共同研究如何培養子女教育和培養孩子是雙方的義務,父親一手包辦是不合適的。隻有夫妻雙方經過協商取得一致才能防止偏差,收到有益於孩子的最佳教育效果。

4.重返童年

稱職的現代父親會經常帶著孩子去電影院欣賞動畫片或者陪他(她)一起玩拚圖、搭積木,這些活動對成年人來講毫無意義,但對孩子的成長卻必不可少。

5.父愛無價

不要吝嗇對孩子說:“我愛你,孩子!”盡管有時讓男子漢口頭表達這幾個字有些難為情。此外還有許多方式可以傳遞父愛,比如說臨睡前給孩子一個親切的吻,或者婉轉地告訴他:“謝謝你,我的孩子,爸爸和你在一起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