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民的勝利,反動派自然不會甘心。一天,有位名叫鮑爾遜的美國船長帶領十多名打手,強行登上“海玄”號輪船,胡說該輪是美國的,揚言要把該輪開走。起義海員針鋒相對、毫不客氣地將這夥無恥之徒趕下了船。廣大愛國僑胞和新聞記者予以堅決支持,迅速在報紙上揭露了他們的強盜嘴臉。
美、蔣當局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沒過多久,美國駐新加坡總領事藍敦乘汽艇靠近“海玄”號輪船,聲稱他奉美國政府的命令,特來“接收”這艘“美國船隻”。起義船員一眼就看穿他的陰謀詭計,馬上拉起舷梯,不許這位“領事大人”上船。藍敦碰了一鼻子灰,什麼也沒撈著,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美國一見來“文”的不行,又打算動“武”的。先後派出“拳師”號航空母艦和4艘驅逐麵將“海玄”號團團圍住,並派出眾多小艇在“海玄”號周圍轉悠了兩天兩夜,伺機下手。麵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海玄”號船上的全體船員毫不畏懼,加強戒備,決心與“海玄”號共存亡。看來美艦也被“海玄〃號的英勇氣給震懾住了,沒敢貿然行動,最後隻好悻悻地啟碇而去。
經過我國政府和新加坡各界人士、律師的多方努力,“海玄”號由新加坡最高法院審理終於勝訴了。整個新加坡轟動了愛國華僑激動得歡呼雀躍!這不僅是“海玄”號和60名船員的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的勝利,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與“洋大人”之間的官司—場也沒有勝訴過。如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能夠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命運。
海輪起義已過去40多年,然而中國海員當年可歌可泣的英勇史跡,至今任然發出奪目的光彩;為中國現代航運史寫下了永不磨滅的光輝一頁。
那些當年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海員們建國後絕大多數分布、戰鬥在各地海運係統,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他們之中有的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有的榮獲英雄船長稱號,也有的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還有的光榮地加人了中國共產黨。他們是新中國航運事業的骨幹,他們是我國海員的光榮和驕傲。人民將永遠記住他們!
二、百廢待興的沿海運輸
這是一個銘心刻骨的日子。
1950年2月6日,上海市軍民正處在中國人民傳統節日——春節的歡樂氣氛中時,一次慘絕人寰的空襲發生了。這一天國民黨空軍幾乎出動了所有最新飛機,有——24、8——25轟炸機和、1——38戰鬥機,共17架,朝上海電力公司、滬南和閘北水電公司等目標輪番襲來,先後投下60多顆炸彈,毀壞房屋2000多間,有1400名居民慘遭毒手。楊樹浦發電廠被炸得滿目瘡痍,瓦礫成堆,市區被迫停電多日。
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空襲造成的困難局麵,黨中央、毛主席運籌帷幄,迅速采取各種應急措施。一道支援上海糧、煤、油的命令下到各省,救濟物資沒費吹灰之力就籌備完畢,然而真正關鍵的問題是缺乏運力,原因是敵人的封鎖和轟炸,沿海運輸-陸上交通不暢甚至不通。
因此,解決江河、沿海船舶及運輸問題就成為頭等大事。可是海運的形勢又確實不容樂觀:1949年4月,南京解放前夕,國民黨當局將招商局86%的輪船劫往台灣;而且脅迫私營航業撤離大陸的輪船噸位比招商局還要多。來不及掠走的船隻,有的被炸毀,有的被鑿沉於長江、黃浦江、珠江及其他海港6留下的船舶大多是破舊不堪的。上海港原來擁有輪船95萬噸,占當時全國116萬總噸的82%,可是解放時保留下來的隻有12萬多噸,其中可以航行的僅6萬多噸,而且大都是不能出海的小船。
建造新的船舶,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舊中國遺留下來的一副工業爛攤子,不用說船體鋼板,就是製造一根鐵釘都十分困難;購買新船或舊船吧,且不說新中國初創,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資金極度匱乏,即便能籌措到足夠的購船款項,也遠水解不了近渴。於是,人們將目光瞄到了打撈、修理沉船上。因為,據當時不完全統計,僅在長江主要港口和航道內就有沉船240餘艘,15萬多噸;從上海吳淞至龍華的83公裏長的黃浦江裏,就有59艘江海沉輪記錄在案,連外灘江麵,也有4艘油輪傾覆翻沉在其內。如果能使這些船舶中的大多數“重見天日”,修葺一新,那麼不但上海地區的燃眉之急可解,而且中國沿海不少地區的運輸矛盾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說幹就幹、毫不遲疑當時上海地區航運係統的最高權力機構——軍管會航運處立即集中各方有經驗的公私營打撈公司、廠商,聘請著名打撈專家,組成船舶打撈指導委員會,調撥了大批的―人員和設備,開展一場轟轟烈烈的打撈運動。為了保障打撈現場的安全,還相應設置了一定火力的防空陣地。
初戰沒出2個月,僅上海地區的打撈隊就打撈起大小沉船67艘,共計14方餘噸。1951年又建立了人民打撈公司,以便有組織、地對全國大圍的沉船進行探摸和打撈。截止1952年底,人民打撈公司共打撈。從而使1952年全國沿海運輸輪、駁船增至389艘、2108萬載重噸、11101客位,保證了完成貨運量份5萬噸,貨物周轉量699億噸。
僅打撈起沉船還無濟於事,因為它們近似一堆廢鐦爛鐵,必須對它們重新裝修一番,有的甚至還要“脫胎換骨、大動舉術人們和31程:人員以主人翁的精神、頑強的鬥誌,夜以繼日,不避寒暑,很快就修複7大批的沉船,就連一些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遺棄的破堪船舶,也都給修理好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僅上海浦東機器造船廠就完成了約900餿次、40餘萬噸的大、中、小修任務。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的江南造船廠,雖然在國民黨潰敗時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但工人們隻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使得最大的三號船塢麵貌恢複如初,接著其它船塢也陸續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