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麵壯舉
1949年10月1日。天安口城樓6身著米黃色中山裝的毛澤東主席用他那濃重的湖南口音莊嚴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這代表了全國四萬萬同胞心聲的雕表明:百餘年來深受帝國主義列強淩辱、壓迫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真正當家做了主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壓迫的曆史一去不複返了!
就在這一天,停泊在遼寧大連港內的海輪“海遼”號也隆重地升起一麵五星紅旗。它打響了在台灣國民黨政府控製下的海員駕船起義的第一炮,成為海輪起義的光輝榜樣。10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親自致電“海遼”號海輪船長方枕流及全體船員高度讚揚了他們的正義行動。
“海遼”號原是國民黨招商局的一艘較大型海輪,載重3000噸。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絕大多數海員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極為不滿。他們思念家鄉,希望盡早與家人團聚,回到新中國的懷抱。在上海解放前夕,“海遼”號被國民黨拉軍差駛往華南。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向船長方枕流秘密指示:爭取該輪在南海升起五星紅旗。方枕流回去後和報務員馬駿建立了起義核心小組。1949年9月,“海遼”號海輪奉命由基隆開往香港,後又接到命令由香港駛往廣東汕頭,接運蔣軍去舟山。起義核心小組決定利用這個時機起事。9月19日晚,該輪在香港秘密啟航,穿過鯉魚門航道後,方船長召集全體海員正式宣布起義,廣大船員歡欣鼓舞、熱烈擁護,經過八天九夜的長途跋涉,“海遼”號終於在9月28日勝利地航達解放區,回歸到祖國人民的懷抱。
像這樣激動人心的海麵壯舉又何止一兩例。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我黨即通過多種渠道,爭取了原香港招商局的經理陳天駿,由他們發起成立了香港招商局保產候命委員會,積極籌備起義和進行護航護船。1950年1月5日,我國政府總理周恩來義正辭嚴地發表保產命令:要求駐在香港的原屬國民黨政府的一切機構員工,堅守崗位,保護國家財產,聽候接收。有中國政府和4億同胞的支持,有強大的解放軍作後盾,招商局全體人員更加堅定了起義信心,加快了起義準備步伐。
1月15日上午8時,陳天駿兩位經理在香港招商局正式宣布起義。隨著海關大樓上陣陣悠揚回蕩的鍾聲,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升到桅杆頂端。與此同時,錨泊的13艘海輪,也分別在船長的率領下,肅立在甲板上,升起五星紅旗,歡呼聲、口號聲響徹整個江麵,聲震九霄雲外。
人們今天通過史料來看當年的情景,也許會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其實,拔下青天白日旗,插上五星紅旗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其中還隱藏著尖銳複雜的鬥爭和殊死較量。
香港招商局及13艘海輪投入新中國的懷抱,台灣國民黨當局自然不會善奧甘休,他們千方百計地進行破壞、造謠。一麵派出特務威脅起義船員,策劃劫走船舶,一麵通過潛伏在船上的爪牙暗中策反,企圖內外夾攻,破壞起義。他們還強迫香港所有的報紙進行反起義宣傳,利用起義海員暫時的生活困難,威脅利誘、煽動起義船員離船。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鍛煉人的意誌;越是險惡的情況,越能使人團結一心。麵對敵特的破壞煽動,廣大起義海員開展了護產護航鬥爭。各輪成立了護產委員會和護船糾察隊,整夜巡邏,嚴密防範,隨時準備與國民黨特務的破壞活動作鬥爭。黨和人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任何愛國者和愛國行為的。1950年2月,祖國人民派出慰問團赴香港,慰問起義海員,並派人駐港協助工作,負責接收。同年3月,香港海員工會抽調了大批愛國海員支持起義海員,上船協助護船工作,並相繼在各輪建立了工會組織,使各船保持了良好的技術狀態,隻等祖國一聲令下,隨時啟碇返回大陸。
這年7月,珠江口外的蓮花山解放了,從而使珠江口航行安全有了保障,香港廣州間的航道完全暢通無阻,1950年7月至10月,香港起義的13艘輪船分批駛回廣州。7月11日,經過精心準備的“民302”輪在船長穀源鬆率領下,挫敗敵特破壞,衝破美蔣海上封鎖,裝載著首批貨物安全地運送到廣州。5天之後,“民邛2”輪船航達廣州。台灣國民黨當局見狀慌了手腳,揚言要在歸途中炸沉返回祖國大陸的船隻,甚至造謠說:“民302”輪已被炸沉。為了徹底粉碎的謠言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民302”輪毅然決然又從廣州返抵香港。給了美反動分子當頭一棒,謠言不攻自破。中央人民政府根據“民302”輪的突出事跡特授予它為“起義先鋒船”的光榮稱號。
要奮鬥雜會有犧牲。起義船在分批返航途中既經曆了激烈的鬥爭,更付出了血的代價。“海廈”號輪船在返回廣州的途中,發生了爆炸事件。國民黨特務安放的定時炸彈使2名船員犧牲了3名負傷。國民黨反動派妄圖以暴力事件威脅海員,遏製他們的正義行動,但是他們的企圖失敗了,心向祖國的海員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堅持駕駛著炸傷的船隻回到廣州,加人人民海運行列。
起義的13艘海輪,總噸位為27萬多噸,約占當時台灣招商局全部資產的六分之一。他們鍵驚中外的起義壯舉使蔣介石當局驚恐萬狀,拚命地封鎖消息、造謠中傷,生怕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然而“春江流水花落去”,為時已晚了!
香港招商局及13膄海輪起義的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跨過千山萬水,傳到世界各國。1月16日正在穿越蘇伊士運河的“海玄”號巨輪聽到這個擻動人心的消息,立刻群情振奮,紛紛表示要繼起仿效。當時,該輪接到兩分電報:一分是香港香商局發來的,報了13艘船舶舉起義旗,回到人民懷抱的 “海玄”號駛往新加坡停泊待命;另一分是由合北招商局發來的,命令該輪船去日本,聽候台灣調遣,取得與香港招商局聯係。麵臨光明與黑暗的抉擇,絕大多數船員心向大脈,年輕的楊訓儀順應眾願,挺身而出,組織全船60名船員舉行民主投票,並決定該船駛往新加坡,回歸粗國。
1950年1月25日,“海玄”號輪船高高升起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這麵由該輪船報務員連夜手工趕製的紅旗,一針針、一線凝聚著60名船員的愛攝熱忱,代表著他們大義凜然的決心。:新加坡的廣大愛國華僑聞訊後無不奔走相告、歡—舞,紛紛乘坐小艇登輪慰問。當地各界人士、師生代表也與起義海員聯歡,共享起義後的喜悅和當家作主的自豪。新加坡的幾家報紙:《南僑日報》、《星洲日報》、《南僑晚報》等都接連刊載社論,發表專題報道向廸義海員致敬印尼的僑胞還特地派代表乘飛機專程前來慰問。香港的起義海員也聯名祝賀,並打電報表示堅決支持。中國的僑胞或華僑這樣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國不再是四分五裂的一盤散沙東方巨人已經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