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日寇鐵蹄下的中國航運業(1 / 3)

1937年8月12日拂曉,江陰江麵上的“通濟”號練習行動顯得格外的異常,中華民國海軍部長陳紹寬手握望遠鏡,緊蹙眉頭,一言不發。隨著渾濁灰白的江水擊打著艦舷,他的心情也上下翻騰著:原來,南京軍政當局認為民國海軍既無力同日軍在海上決戰,也無力守住入海口;阻止日軍的海上入侵。於是決定調集海軍的主要艦艇和眾多商船、民船沉入長江江陰航道,造成阻塞線,以退滯日寇長驅直入的鐵蹄踐踏。

這不可思議的一幕,難以理解,就連廣大的普通海軍官兵也群情鼎沸、咬牙切齒。不少人叫喊著,要與日艦一比一地對撞,即便是艦損艇破,也決心戰死在疆場。但命令就是命令。陳紹寬含恨帶領人馬先鑿沉了20餿商船;接著又操縱8艘艦艇駛到預定方位拋錨,然後打開它的海底門,隨即沉入滔滔東流的江中。

目送那一艘艘軍艦、一條條商船沉下,陳紹寬在心中默默地呼喚著它們的艦名和船名,和它們告別。敷設阻塞線最慘的是近200艘運鹽船。這些運貨船是陸軍征集來的,當初說隻運輸的是石頭。運到阻塞線以後,卻不由分說,連石頭帶船一塊沉掉。眨眼工夫便傾家蕩產的船戶無處歸棲,有的在江陰岸上呼天號地,有的甚至當場投水。

輪到旗艦“通濟”號了。拋錨之後,海底門被打開了。嘩嘩的脈湧人船艙,江禱鋼下沉的船舷上激起滿天雪白的浪花,須臾之間,湍急的江水奔騰而過,留下的隻是巨大的漩渦和一派渾濁的江水。

經曆幾十年艱難曲折發展及慘淡經營創建的中國海軍,幾天功夫便不戰而自我沉沒,損失殆盡。

由於江水流急,實際上在執行自沉計劃肘,海軍各船艦無法依照預定的要求橫沉,每艘艦隻之間還相距約12米左右,空隙仍然很大,難以阻止日艦通過。不久又鑿沉“公平”、“萬宰”、號2艘。這樣在江陰江麵共鑿沉公私輪船23艘,計43948噸。同時鑿沉的還有在鎮江、蕪湖、九江、漢口、沙市等地沒收的日商躉船。

第一道阻塞線完工後,南京當局仍不放心,又設立了第二道、第三阻塞線。三道艦船組塞線對日寇從長江長驅直人的進攻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使長江中上遊的運輸基本尚能保持。但也充分暴露了舊中國仍處於一個有海無防、有海無權的地位。整個抗日戰線,中國沿及遠洋航運業受到極大的摧殘,船舶損失慘重。

就在海軍部長緊張執行沉船堵江的計劃時南京當局交通艦頒發密電告知各航運部門及航商,要他餅快把所有的江海輪船長江;凡不入長江的,歡駛往南方各港口或國外港口。對於來不及駛入安全港口的,準予暫時轉移中立國國籍,並適時公布了《非常時期輪船轉移夕辦法》。當時批準轉入外籍的海船有130艘,共計145萬噸。

海輪轉移外籍,實際上就是改為懸掛外國國旗,以免遭受日本軍艦的襲擊和騷擾。

然而,太平洋戰爭以後,英法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日益減弱。日本帝國主義變本加厲,進一步限製、阻止懸掛外國國旗的船舶及外輪在我沿海航行。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1000噸以上的大輪船根本難以航行,因為隻要行動就會被日軍發覺,阻攔或劫持。但也有一些膽大的人利用夜暗星弱的晚上,駕駛著舢舨往返於貨船和海岸之間。如果不被察覺和捕獲住,幾趟起來,就可以獲取一筆可觀的收入。有些載客的小輪則采取迂回航行,經常改變航行路線的方法,也往往能躲過日軍的攔擊或堵截。

日軍還常常對船商敲詐勒索,凡向他們交納所謂“特別費”的船隻,可持許可證駛往部分島嶼。但是經過多層盤剝後的代價已遠遠髙出運價所得/即便如此,仍不免遭受被日軍擄掠的厄運。當時,隻有意大利商船除外,敢於冒險行駛並較少遭日軍襲擾,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日、德、意三國同盟。

不久,日軍的侵略魔爪進一步南侵,先後攻占了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力及香港等地,並進兵越南。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更加肆無忌憚,根本不把美、英等國放在眼裏。前期對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還多少有所顧忌,到這時如同輸急了眼的賭徒,對懸掛英、美等國旗的船隻一律扣押,或強迫改為合營或強迫收購。

由於日本海軍加強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各地的巡撫,炮擊偷越封鎖線的船隻,以及日本航運業加強壟斷控製航運,懸掛外國國旗的中國輪船和外輪已越來越難以進出中國口岸,許多船隻不得不在內港停泊。1940年6月,上海港的國外來船、沿海各港歩船和內地來船共計815萬噸,而1937年,同斯為1652萬噸,減少了一半以上。1940年下半年,日本趁英法兩國無力維持上海租界的現狀,完全控製了租界,致使已經蕭條冷落的航運業更加走向低潮。

就在日本海軍航空兵偷襲珍珠港的同時,日軍凶相畢露,全部沒收了英國怡和、太古兩家航運公司在上海的小貨輪、拖船及所有英美占據的碼頭、倉庫;兩家公司所屬的船舶也盡數被曰軍沒收。

上海開戰後,招商局及其他華商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及時圓滿地完成了搶運東南沿海工廠器材物資,為抗日救國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上海當時集中了500多家工廠,對國家經濟命脈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為了避免被日軍奪占利用,國民黨政府決定內遷繼續生產。但是,當時的交通狀況一片混亂,鐵路運輸受到嚴重阻滯江陰江麵已被封鎖,日機常常襲擾轟炸,形勢萬分危急。唯一可行的方案就是航運。當時從上海日暉港經內河,駛往鎮江,然後轉南京的航道通行盡管日機沿―途經常轟炸、麵對嚴峻的形勢,緊迫的任務,招商局毅然決然聯合三北、民主、大達、大通等家航運公司辦理上海至鎮江間的聯運。一時間,江麵上桅檣如林,穿行如梭幾百家工廠的大小不等、輕重有別的器材、設備紛紛裝船啟碇。先是輪船、帆船駁運至鎮江,然後又改裝大輪接運到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