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普通心理學(1 / 3)

普通心理學是心理學最基礎的課程,也是每個學習者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

普通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心理發展變化一般規律的心理學基礎學科,它研究心理現象產生、發展和存在的最一般規律的理論問題。

根據研究的不同方麵,普通心理學又分為感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思維心理學、言語心理學、情緒心理學、能力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等。

第一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一門學科要成為科學,必須要有自己的研究對象。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是多種多樣的,也是非常複雜的。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也研究動物的心理現象;既研究個體的心理現象,也研究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與物理、化學等現象不同,心理現象不具形體性,是人內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無法直接進行觀察。但是通過對行為的觀察和分析,卻可以客觀地研究人的心理。因此,心理學還研究行為及其與心理的關係。

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個體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上所說的個體是指動物和人類的一個個有生命的整體。

現代心理學的一種流行觀點把人的心理看作複雜的係統,任何係統都可以從多角度描述。人的心理係統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從人的心理的動態-穩態這個維度上來看,可以區分出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心理特征。

從人的心理的整體性、穩定性和差異性來看,可以把一個人的心理看成是個性,從而又可以區分出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傾向性和自我。

從人的心理能否被覺知到的角度來看,可以把心理現象區分為意識和無意識,等等。

從人的心理與外界環境間的不同作用來看,可以把心理現象分為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等三方麵。

以上是心理學研究個體心理現象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二、個體心理和行為

行為就是個體對所處情境的一種反應係統。這種反應有內在生理性的(如肌肉運動、腺體分泌等)和外在心理性的(如言語、表情等)。心理學也通過行為來研究人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是很複雜的。例如,吃飯、穿衣、從事體育運動、駕駛汽車等行為,都是由一係列反應動作所組成而成為某種特定的反應係統。

行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引發個體反應的情境因素稱為刺激。刺激可來自外部環境,也可能起於機體內部。例如,外界的聲音、光線、溫度、氣味,他人講話的內容、動作、麵部表情以及機體內的內分泌或血液中化學成分的變化,頭腦中浮現的思想觀念、欲望等都可以成為引發個體反應的刺激。人類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心理成分,受刺激所製約,並且是由一定的刺激而引起。因此,不考慮哪一種或哪一些刺激對具體人的影響,就無法理解人的行為。

行為與心理是不同的,但兩者又是密切聯係的。引起行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為中介而起作用的。每個人都存在著一些個別差異,例如,知識經驗、態度、需要、個性特征和價值觀等方麵的差異。由於心理條件的不同,同樣的刺激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並不相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對同樣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也不相同。

人的心理現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著行為並又通過行為表現出來。

人不同於動物,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的心理對行為的支配和調節通常是很複雜的。他可以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動不在行為中表現出來,可以做出與內心不符的行為表現,甚至某些行為自己也不能自覺。也就是說,人的外部行為和內部的心理活動的關係不像動物的行為和心理的關係那樣是單義的,它往往是多義的。因此,要正確地理解人的行為,確定行為所表達的心理活動,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引起和製約行為的各種條件,並且係統地揭示這些條件和行為的因果關係,才能明確行為的意義。

心理學以研究人的心理為主,透過行為來研究人的心理。此外,心理學還研究動物心理,也就是研究動物的行為。

心理與行為雖非一一對應,但兩者存在著密切聯係。正是從這些意義上來說,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和行為的科學。

三、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

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人是社會的人,總要與其他社會成員發生種種聯係,結成各種社會關係,如民族關係、上下級關係、親屬關係、夥伴關係、師生關係等等,從而就產生了各種社會心理現象。例如,時尚、風俗、社會習慣,偏見、輿論和流言,以及不同團體、民族和國家的心理特點等。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更使社會成員間的聯係和關係日趨複雜化。當然,這些社會心理現象也表現在個體的心理現象之中。顯然,如果僅研究個體心理而不從整個團體以及團體關係的角度來加以研究,就無法理解這些社會心理現象。因此,心理學還要研究團體的社會心理現象。

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既有區別而又密切聯係。社會心理是人們頭腦裏的心理活動,同時又存在於人際之間,人心相通,互有影響(即心理氣氛的影響)。社會行為是人們的外部活動。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社會心理表現在社會行為中,社會行為是受社會心理支配的。但是,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也並不完全一致。相同的社會行為不一定有相同的社會心理;同樣,相同的社會心理也不一定都有相同的社會行為。因此,當我們根據直接觀察到的社會行為去分析某種社會心理時應當十分謹慎。

普通心理學以個體心理為主要研究內容,有關社會心理的內容主要放在社會心理學一章中去闡述。

第二節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任務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任務是探索心理現象的本性、機製、規律和事實。

一、確定心理現象的本質

心理學研究最起碼的一項工作是在質上和量上確定心理生活的具體事實。每一種心理事實都有質上和量上的特點。

例如,在研究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時,就要確定成就動機具有哪些質和量的特點。研究表明,學生的成就動機包含回避失敗傾向、學業達成傾向、克服困難傾向和社會競爭傾向,這四種傾向的組合就表現為成就動機的質的特點。而表示每種傾向強弱的分數則表現為成就動機的量的特點。從質和量這兩個方麵,使我們對學生的成就動機有了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