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引言(1 / 3)

“心理”一詞,對許多人來說充滿了神秘感。所謂“知人知麵不知心”。在一般人看來,心理學的研究多少有些令人難以捉摸。

一些初次接觸心理學的人,往往會提出以下問題:

1.什麼是心理學?它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2.心理學要解決哪些問題?學習心理學應該注意些什麼?

3.學了心理學,是否可以知道別人心裏的想法?

4.心理問題是怎麼一回事?心理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5.心理變態了怎麼辦?何種情況下有必要做心理谘詢?

6.學過心理學(或做過一些研究)的人都是善解人意,在社交上都是成功的人嗎?或者說心理學家都是肚可行船(心胸開闊、處世不亂)的人嗎?

7.學習心理學需要什麼條件?

8.什麼樣的人可以當心理學家?

在《新大英百科全書》將“心理學”作為一個詞條來解釋的時候,作者引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希臘奧林匹斯山上,有一座特耳菲神殿,神殿裏有一塊石碑,上麵寫著——“人,認識你自己。”作者接著說:“就是這麼一句話,經過漫漫幾千年的演化,形成我們今天的心理學。”實際上,也就是這麼一句話——“人,認識你自己”,成為心理學家所公認的心理學的源頭,同時也成為曆代心理學家為之奮鬥的目標。

達爾文稱人為“宇宙的奇妙和光榮”;人的心理,則被恩格斯喻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科學,在一些發達國家,已成為科學發展中的重點門類,其理論被廣泛地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我國,近年來心理學的發展已獲得長足進步,其應用功能受到各方麵重視,並正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心理學研究的各個領域作一個粗略介紹,使大家能夠提綱契領地了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以及心理學家的工作,增加對心理學的感性認識;同時,為那些有誌在心理學領域有所發展的人將來的心理學之路指明方向。

一、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心理發展變化一般規律的基礎學科。它研究心理現象產生、發展和存在的最一般規律的理論問題。

今天,心理學的發展,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無論在哪裏,無論幹什麼,都能找到心理學的影子。

在學校,心理學家影響學生的途徑,包括製定心理測驗計劃、情緒谘詢與職業谘詢等。這方麵的應用影響著學生的個人狀況、學業進步和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學校心理學家也幫助學校確定課程的內容,製訂課堂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工廠,工業心理學家影響著我們職業生活的各個方麵。雇員的選拔和培訓工作由心理學家確定,周期性評價雇員進步的具體做法也不例外。如何對辦公室和工廠進行有效管理,更好地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是他們研究的重要課題。另外,工程心理學家設計許多產品,以使它們的操縱更容易、更有效。

在醫院,心理學家通過他們對疾病的心理因素與同疾病相關聯係的個性類型的研究,在身體保健係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心理學家可以影響患者康複的速度和患者應付不治之症的能力,改善醫生與患者關係。此外,他們還設計了各種心理學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患者可以學會在一定範圍內控製自己身體的功能,如控製心跳、降低血壓等。這對於減輕某些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以及同這些疾病作鬥爭有著巨大意義。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人們在碰到一些心理問題時越來越多地求助於專家的幫助。心理學家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使用各種各樣的谘詢和治療方法,大大減輕或消除了人們的情緒困擾,促進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心理學家還從事人類潛能的研究,幫助成千上萬適應良好的人們去發現和解放新的、更高水平的潛在創造力和實現自我。

在市場上,消費心理學家所關心的是我們平常在商店和超級市場怎樣做出選擇。我們購買的產品、我們收看的電視節目,其設計、裝飾和廣告都是運用心理學方法進行的,以便增加吸引力和滿足人們現有和潛在的需要,實現企業的利潤目標。

環境心理學家關心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的性質。通過調查不同環境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心理學家們對家庭、工作場所乃至整個社區的設計更令人愉快、更安全和更有效做出了貢獻。

司法心理學家關注犯罪和法製的一切方麵,從偵緝拘捕罪犯直至對罪犯進行改造。他們在警察局、法院和監獄工作,為幫助與犯罪作鬥爭的人們以及罪犯們而盡力。在這些過程中,他們盡可能幫助所有犯罪受害者。

心理學家還涉足運動領域,研究諸如技能學習,競賽心理,運動對人的意義,從事運動的動機以及運動員之間、教練員和運動員之間、運動員和觀眾之間的相互關係,心理訓練和運動心理治療方法等等。

心理學家除了研究個體心理現象外,還研究群體心理現象。從眾、服從等心理學概念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除此以外,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除了人類本身外,還有一些心理學家致力於動物心理的研究。動物心理與人類心理有著密切的聯係。特別是在一些簡單的心理現象及其表現上,人類與動物間存在著許多一致性;另外,使用動物為對象進行的心理學研究可以避免一些倫理道德上的限製。這類心理學研究領域稱為比較心理學。

將來,隨著人類活動領域的擴大和延伸,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也將不斷拓展。

二、心理學的研究目的

任何科學,其研究目的均可以從理論和應用上加以描述,心理學也不例外。心理學的研究分理論與應用兩大類。

(一)理論研究

以人類各種行為的心理曆程而言,其中多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以“知其然”為基礎,進而探究行為與心理曆程背後的“所以然”的原理,正是理論心理學研究的目的。舉例來說,人類有一套複雜而又有係統的語言行為,即使在科學不斷進步的今天,科學家尚未揭開人類語言行為形成的奧秘。因為從語言發展的曆程看,人類語言行為是從出生即開始自動學習的,不是以後被動受教的。另外,就知覺行為而言,凡是感覺正常的人,不經過學習就能辨別客觀世界的聲音、顏色、形狀等。但人的感官又不同於機械,雖有刺激,也可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什麼會這樣呢?再就人類一生發展而言,從出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變化,有同於一般生物生命周期之處,也有不同於一般生物生命周期之處,其原因是除了生物的客觀決定因素之外,還有社會文化因素在起作用。社會文化因素隨時代演進而改變,生活於現代社會的人,其生命全程應如何度過呢?凡此種種,均是理論心理學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