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引言(2 / 3)

(二)應用研究

從曆史發展來看,應用心理學發展在前,理論心理學發展在後。這種情形與醫學的發展類似,先是為了應急治病發展了應用性的醫術,而後經過長期經驗與理論的累積,才又擴展成為係統的以生理學為基礎的醫學理論。建築學也是如此,先是憑經驗建構房屋遮避風雨,而後才又擴展形成以物理學和美學為基礎的建築學理論。

心理學的應用遠在現代理論心理學誕生之前。自從有了學校教育,如何了解兒童個性,如何教導學生學習,就是應用性的教育心理學的發端。不過,古代心理學的應用,隻憑經驗,缺乏理論依據,與現在要討論的心理學的應用目的不同。

應用心理學研究的目的是:根據理論心理學研究發現的原理原則,轉移到應用的情況中,重新選定對象、設計方法、控製因素,以進行驗證性的研究,從驗證研究中得到實用性的原理原則,然後將之推論到同類情境中去應用,以解決實際問題。

以教育心理學為例,其研究目的除幫助學校實現其教育學生求知向善的教學目標之外,更有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身心條件的個別差異,以便因材施教,從而達到使每個學生成材的教育目的。

除教育心理學之外,目前應用心理學已擴展到數十個學科門類。如工業管理、商業營銷、廣告宣傳、法庭審訊、罪犯矯治、谘詢輔導、心理治療以及人事行政等多種科目的心理學,都是在特定範圍內以實際應用為研究目的的。

心理學在20世紀初主要作為一門科學出現,以後迅速成為一門應用學科。到20世紀末期,大量心理學家都成為有職業背景的實際工作者。的確,在20世紀的前半部分,直到1950年前後,大多數心理學家在大學或學院中進行教學和研究工作。然而,在美國,目前擁有博士學位的10萬心理學家中隻有33%在學術領域工作,而其餘67%在各種實際領域中任職。許多西方國家在學術領域中工作的心理學家的比例可能更小。而在發展中國家,則更強調心理學的應用性,因為這些國家的社會需求和經濟環境要求將注意力集中在實際問題上。

三、心理學的分支及其流派

心理現象的複雜性,使無數心理學家紛爭激烈,形成了許多派別。由於他們的爭議趨於求同存異,保留各家的合理思想,才使心理學在一百餘年內得以迅速發展。

心理現象的複雜性,也引起心理學家們從不同方麵對其開展跨學科和多學科的探討。心理學既與生物科學、技術科學相結合,又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使心理學成為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種屬性的邊緣科學、中間科學、模糊科學,即超科學的科學。心理現象的複雜性,又使大多數心理學家往往從某一個側麵去深入研究,使心理學研究範圍廣闊,分支眾多。

盡管心理學分支繁雜,但不外乎可作兩種分類:一種是從其層次上分門類,另一種是從應用上分門類。如果把心理活動分成不同層次,在不同水平上加以研究,心理學可分為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理論心理學等等。如果把心理學按其應用範圍加以研究,心理學又可以分為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工業心理學、商業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法製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等等。

在本書的體係中,我們將對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從理論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和應用心理學這三方麵來加以闡述。其中理論心理學從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等方麵展開;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介紹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和心理測量學;應用心理學研究領域更加廣泛,本書主要介紹了醫學心理學、工業與管理心理學、谘詢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學、消費心理學與廣告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交通心理學、法製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等。像心理學中最早及應用最廣泛的教育心理學,大家在將來學習中會有更多接觸機會,故隻列了個專欄進行介紹。

四、心理學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心理學在許多國家迅速“職業化”。在這段時期,心理學家日益涉足各種社會服務領域,試圖解決個人與社會的問題。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們看到提供保健服務的機構增多,相對來講在傳統的學術研究領域中的心理學家減少。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和組織心理學家構成最早的職業心理學家群體。近些年來,職業心理學的領域日益分化,並變得更加專門化,它們包括:谘詢、環境、法律、保健、運動、交通等心理學領域。隨著各專業中的專家教育、培訓以及職業化的增長,專門化的趨勢也在日益增加。

大多數國家通過它們的心理學會已製定了法律和倫理法規,而且大多數國家對心理學家的教育和資格認證已逐漸在學曆和地位上提到更高的水準,許多國家的心理學專業要求博士水平才能進行職業實踐工作。例如,在美國和英國,臨床心理學家需要經過博士教育,在加拿大也是如此;南非在今後的4年中也將這樣要求。這一趨勢多半會波及其他國家。在澳大利亞,要成為澳大利亞心理學會(APS)中任何一個專門職業學院的成員需要6年大學教育加2年實踐經驗;從2000年1月開始,APS基本成員須受過6年大學教育。

在歐洲國家,職業心理學家的教育和培訓模式有相當大的差別。眾所周知,心理學首先在歐洲作為一門學科出現。直到20世紀中期,歐洲一直主宰著心理學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超越歐洲成為心理學的領袖。作為一門學科和職業,傳統心理學充滿了倡導理性、自由和個性的歐美文化價值觀,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它的傳統形式在非西方國家中並不存在。然而隻是在最近,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文化之間的根本差別對心理學的含義才得到重視,而且民間和科學的認識之間的潛在聯係才得以表述,本土心理學的作用才受到了重視。因此,在許多非西方國家中,心理學家作為一種職業隻是在最近才出現。

目前,職業心理學家的群體,一般由以下幾個專業方向構成:

(一)臨床心理學家

臨床心理學家(許多人心目中的“職業心理學家”的原型)是尋求將心理科學的發現運用於實踐或求助者的最早的職業心理學家群體。

許多國家的臨床心理學在50年來的職業化和專業化過程中有了很大進展,出現了很多分專業,如:臨床神經心理學、藥物成癮康複心理學、老年心理學、社區心理學等。如前所述,在多數國家,這是一個有科學基礎的職業,完全依賴於有根據的研究成果、仔細的評估模式和步驟,以及在評估和幹預中使用假設檢驗。

在許多國家,有很多臨床心理學家作為兒童、成人、夫妻、家庭的心理治療師,他們在學習障礙、犯罪、組織變革與培訓、老年、災難和危機等領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臨床心理學家本身也在進一步分化,出現更多的專業,如:臨床神經心理學、法製心理學、學習障礙、兒童心理保健、成人心理健康、老年學等,並進行進一步培訓和授予專家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