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科學都要經曆相當漫長而艱苦的曆程才能成為規範科學。心理學也不例外。從馮特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至今,心理學已經經曆了一百多年的獨立發展,但還是存在以下問題:
(1)從馮特時期以後,心理學派生出許多學派,這似乎是在醞釀一次科學革命。但事實證明,迄今還沒有一個人或一個學派(包括一度被看好的認知心理學方向)能把這些不同的主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公認的觀點。在本書中,多次出現“這方麵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尚待進一步研究”等語句,說明目前對心理學研究大家還處於“瞎子摸象”的階段,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還要走過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2)心理學迄今沒有一個理論能貫穿人的整個心理活動。一種理論適用於解釋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動,就不能解釋另一水平的。條件反射可以解釋學習,用它來說明人格就相當困難;格式塔理論能解釋知覺,但不能說明記憶。這與物理學和化學不能相比。波動理論可以貫穿到聲、光、電,甚至更複雜的物理現象;最複雜的化學現象也脫離不開化學元素的分解和結合。
(3)心理學中的許多概念是從其他科學中轉借過來的。時至今日,心理學更多的是一門借鑒的科學,而不是一門帶頭科學。另外,就書中所言,許多本來不具備心理學背景的人,卻在心理學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也說明心理學是一門兼容並蓄的學科,心理學的大門對所有人都是敞開的,而每個進入者又會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這些問題,會引發人們更多的思考。無論如何不能忽視的是,人類的心理活動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活動,而探究人的心理活動的奧秘是人類最後的,也是最重大的科學挑戰。
現在雖然還不能說心理學是一門成熟的規範科學,但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願更多有誌者投身於此,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