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社會影響(2)(2 / 2)

翻閱報紙,瀏覽媒體,現代人都能感覺到一個幽靈就在我們身邊徘徊、遊走,對社會中的一部分人而言,它甚至逐漸成為生活中難以擺脫的夢魘——它,就是被專家稱為“職業枯竭”的一種現代人的身心狀態。在我們高倡“工作著是美麗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優勝劣汰”的同時,“職業枯竭症”也悄悄地逼近了我們,不動聲色地把一部分人納入它的有效射程。心理學家在調研中發現,“職業枯竭”已經成為我國職場中廣為流傳的職業病。且看媒體報道:

30出頭的小趙畢業於本市的一所著名大學,憑借自己的勤奮和能力,畢業幾年後已經在一家大型企業站穩了腳跟,拿著令人羨慕且穩定的薪水,有了幸福的家庭。但是近來,他卻發現自己突然變得越來越“懶”了:懶得工作、懶得看書、懶得說話,甚至連以前最喜歡玩的羽毛球也懶得打了。他告訴記者,大學剛畢業時,他很慶幸能夠找到這樣一份工作:專業對口,收入頗豐,且穩定。工作伊始,小趙滿懷信心地投入進去。可一年之後,他發現自己的工作永遠是那樣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所有的行為都和計劃的沒有什麼差別,沒有任何新鮮成就,自己再也不像剛來時那樣為了某個任務的完成而欣喜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小趙總是說:“很累,不想工作,但卻不得不工作。”他說,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一遝遝文件擺在那裏,好像一座山一樣,永遠也搬不完。第二天醒來又要重複前一天的工作,沒完沒了,看不到盡頭。甚至有時下班後還得抱一堆工作回家,或為了一個重要的會議而加班,感覺特別疲勞。每天走出家門時心情還不錯,但到了單位就感到壓抑與無聊。小趙最後很沮喪地說:“我現在很憂傷,總覺得自己像一潭死水,沒有新鮮的活水來補充,也沒有任何的波瀾和起伏,似乎就是在等待枯竭的那一天。”

(《今晚報》2006年2月20日)

小趙所描述的,就是一種典型的“職業枯竭”狀態。所謂“職業枯竭”,就是一種在工作重壓之下身心俱疲的狀態,一種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也稱之為心理枯竭。從臨床心理學角度看,職業枯竭症是因過度密集、單調的工作而對個人的全麵需求有所忽略,以至於出現筋疲力盡的感覺。或是由於委身於一個目標、生活方式或因未能在關係中產生預期回報而引起的一種沮喪挫敗狀態。

從社會心理學上說,職業枯竭是指從事助人職業的工作者,由於工作所要求的持續情感付出,由於在與他人相互作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矛盾、衝突所引起挫折感的加劇,而最終導致在情緒、情感、行為方麵的枯竭狀態。專家指出,從職業環境上來說,在社會期望值高、工作負荷量大、付出性強、工作壓力大、社會支持度低、工作自主性差,缺少提升機會的環境中工作,易患職業枯竭症。瑞典的研究人員曾經對2.4萬名在公共和私營機構工作的員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那些發展迅速的公司員工,長期因病不上班和住院的水平最高,其中女工更為嚴重。具體而言,有四類人群是職業枯竭症的高發群體:一類是教師、警察、心理谘詢師、醫護人員等助人工作者;第二類是工作投入者;第三類是高壓力群體;第四類是自我評價低者。上海一項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工作滿兩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現了工作倦怠現象,有2.6%的人患上了職業枯竭症。調查中發現,有20%的教師和40%的心理谘詢師有職業枯竭症。患上此症的人,不僅對工作失去興趣和動力,還會危及身心健康,甚至出現自傷或傷人的情況。

目前,從外在社會因素來說,對“職業枯竭”的成因,專家們有多種解釋,歸納起來,主要有:社會改革力度加大,生活節奏變快,社會競爭加劇,職業壓力加大,就業壓力由社會轉向個人,工作量超負荷,向上比較參照物增多……其實,認識這一問題還有別的思路,比如馬爾庫賽的“單麵人”理論。從這一理論來看,“職業枯竭”所描述的狀態,恰恰是“單麵人”理論的形象寫照和直觀詮釋。換言之,“職業枯竭”描述了現代人一種困境的表象,而“單麵人”則揭示了形成這種困境的深刻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