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什麼是真正的榮譽
什麼是集體?什麼是集體榮譽感?一個班的榮譽就是個人的榮譽,班級得到的就是自己得到的。當然,集體的榮譽要大家一起創造。
李強沒有戴紅領巾,想讓中隊長幫忙,可以看出他有著很強的集體榮譽感。但是真正的榮譽不是弄虛作假得來的,中隊長劉潔的做法才真正是在維護集體的榮譽。
產生集體榮譽感的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其主要的有: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之間的關係;要處理好大集體與小集體榮譽的關係等等。
有些人說:“集體榮譽當然要盡力維持,但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同時擺在麵前時,我會選擇個人榮譽,因為沒有個人,怎麼能組成集體呢?”
有些人說:“在集體榮譽麵前,就不存在個人榮譽。”
有些人說:“大集體太大了,大得看不見,所以談到集體榮譽感,還是談小集體的榮譽更實際些。”
談到集體榮譽感,首先應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之中,就算是獨在孤島,也同樣是和魚、鳥、樹木組成集體,沒有什麼人是例外的,否則就無法生活。
談到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也應搞清楚一個問題。這問題十分簡單,無限大的萬分之一等於無限大;零的一萬倍仍等於零。
如果一個集體被大眾尊為泰鬥,而個人隻在這個集體中排倒數第一,而這個人在大眾眼中,同樣是泰鬥中的一員。如果一個集體被人貶為鼠輩,而個人就算在這集體中排老大,在大眾眼中,也一樣是鼠輩一個。所以,先有集體榮譽,才有個人榮譽;集體有了榮譽,個人也自然就有榮譽。
談到小集體和大集體,還應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一個人眼中隻能見到小集體,那麼論是論非時,就會以自己的小集體的是非而為是非,而不管公理是非,看問題不準確,這個人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所以,少年時就應該培養集體思維的能力,培養較強的集體榮譽感,這對成年後能功有所成,能夠起很大的作用。
一滴水隻有放進大海裏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隻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鋒
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
——牛頓
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馬克思
一、想想說說
1.什麼是集體榮譽?
2.我們應該怎樣維護集體榮譽?
二、情景思考
1.在一次學校評先進活動中,班長隱瞞了作業拖拉的事實。陳勇說:“班長這樣做是為了集體榮譽。”班長這樣做是為了班集體的榮譽嗎?
2.王小軍忘了戴紅領巾,被值周生發現。當問他是哪個班級時,他謊報了班級。江濤說:“王小軍真機靈,維護了集體榮譽。”王小軍這樣做是為了維護集體榮譽嗎?
3.範小天在街上與外校一位學生發生爭執,他摘下校徽,與那個同學打了起來。後來他說:“不能給學校抹黑,所以打架時我要摘下校徽。”摘下校徽打架就不給學校抹黑了嗎?
三、寫一寫
對集體有利的事就幹
1.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對集體不利的事堅決不幹
1.上課做小動作。
第二課我為我班多出力
你想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嗎?簡單極了,就請你把班集體的大事、小事都裝在心裏頭。觀察一下,黑板有人擦嗎,紙簍有人倒嗎,生物角裏的植物該不該澆水,魚缸需不需要換水……然後把它記錄下來。接著呢,就憑借你的熱心、能幹的雙手幹起來吧!同學們一定會向你投去讚賞的目光。
一個人全麵素質的形成與發展,都是與集體密不可分的。班集體是塑造學生“集體主義”意識和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土壤,它不僅是一個人展現其人格的舞台,也是其認識自我的一麵鏡子。通過與他人交往,自己的某些品格受到讚揚或鼓勵,或受到批評抑製,從而有助於做出自我調整。因而集體也是鍛煉人格品質的熔爐,隻有把自己投身於集體當中,成為集體的主人,個人人格才能得到有效的塑造。同學們應記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會時刻影響著集體,而集體又會時刻影響著自己,自己應該在集體中成長,與集體一起前進。在集體中一定要注重團隊精神,發揮團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