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千世界中,有的人能活到八、九十歲,甚至一百多歲,而有的人生命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生命的長短。“生命的價值在於什麼?”這是每一個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少年必須探討的問題。答案是眾多的,然而真理隻一個,“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數人的生命構成了一部人類曆史。這曆史要發展,在向更高一級進步,原動力便是其中絕大部分生命所做出的奉獻。隨著曆史的無限推進,那些做出過貢獻的生命的價值便顯而易見了。
相反,一些躺在曆史長河的浪塵上隨波逐流的,或是充當河中頑石起阻礙作用的生命,他們對曆史的發展毫無奉獻可言,曆史也不會承認他們的價值。
在現代生活中,麵對現代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忘記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奉獻,牛頓“三大定律”的奉獻,居裏夫人“鐳元素”的奉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奉獻……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不能忘記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等革命先驅者所做出的奉獻……他們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和生命,換來了國家民族,整個人類曆史的前進,他們的生命價值,不正是在這無私的奉獻中閃光嗎?
從我們個人生活的角度來看,在偉大的人生哲學中,“奉獻”這個詞永遠是同“幸福”“快樂”“滿足”連在一起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廣為傳頌的名言就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人隻有對世界有所奉獻,一生奮鬥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價值,人不能都享受世界的榮譽,但奉獻的快樂卻可以為千千萬萬的人享受,像領導幹部楷模孔繁森、抗洪英雄高建成、售票員李素麗等,他們都是普通的人,他們的奉獻,給千千萬萬的人帶來了幸福快樂,他們的價值得到人民的承認。
現在有些人認為奉獻是愚蠢的,隻有“多撈多得”才是生命的價值,這種說法實質上是把生命的價值與金錢劃等號。在現代生活中那些不講奉獻隻求過多索取的人,似乎他們的生活很美滿,實質上他們的生命價值毫無意義。
同學們,我們正在享受著前人的奉獻,同時我們也要擔負著給後人以奉獻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曆史中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應遵循的人生哲學。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泰戈爾
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們。
——蘇霍姆林斯基
一、大家談
我們每個人都幫助過別人,都有使別人快樂而自己也感到快樂的經驗,讓我們每個人都回憶一下這方麵的體驗,共同品嚐奉獻的快樂。
任斌:上星期日,正好又是我的生日,為了慶賀我11周歲的生日,早晨一起床,我就去打掃房間,說實在的,在家裏主動搞衛生我還是第一次……
劉鳴:昨天放學回家,我看見樓道裏有一堆堆垃圾,於是我回家拿了把笤帚,把樓道裏的垃圾清理掉,把樓道打掃了一遍。
讓我也說說:
二、讀故事,回答問題
5.他們清理完積水,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他們為什麼有不同的表現?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助人為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