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情操的人來說,是一種必然現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
錯誤與失敗是前進所不可缺少的訓練課題。
——查寧
一、想想說說
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挫折,如考試成績不理想,參加各種比賽沒取得名次,沒評上三好生……你遇到過挫折嗎?
我遇到的挫折是:
受挫後的心情和表現:
我如何從挫折的陰影中走出來:
二、試一試
徐麗是班裏的班長,以前每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不知怎麼搞的這次期末考試成績很不好,“三好學生”也沒有評上,徐麗覺得很愧疚。爸爸媽媽最近也老說她,這麼差的成績,還當班長,誰聽你的?她感到很苦惱。同學們,請想一想,徐麗應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徐麗,你會做些什麼呢?請寫在下麵:1.
2.
3.
三、學一學
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你要——
△想得開,不要把失意的事看得太重;
△對不愉快的事不去想它,盡快忘記它;
△參加體育文娛活動,轉移一下注意力;
△不要把不痛快的事藏在心裏,找自己信任的人傾訴;△以長補短,想想能否通過別的途徑補償失去的東西;△“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經驗教訓,從頭做起;△以英雄人物的事例激勵自己戰勝困難。
第三課生活中免不了受委屈
如果你是沈力,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感到委屈嗎?你會怎樣做呢?沈力想:“以後要少管閑事”,對嗎?
小學生的委屈、煩惱主要來自老師的偏心、不公正、嚴厲等,來自家長隻知道關心成績,不能理解我們,學習成績不理想,作業多等方麵。
要解決心中的委屈與煩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對學習要樹立信心,不要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
2.要注意調節因為作業太多帶來的壓力,及時休息、調整好每天的狀態。
3.及時與家長溝通和思想交流,取得父母的指導。
4.理解老師的用心,學習上出現問題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溝通。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在學校、在班裏,老師或同學曾經錯怪過你嗎?
有/沒有(打“√”)
在什麼事情上:
你的感覺是:
誤會消除了嗎?消除/未消除(打“√”)
怎麼消除的呢?(或為什麼沒有消除呢?)
你錯怪過你的老師或同學嗎?有/沒有(打“√”)
在什麼事情上:
別人的反應是:
你是怎樣發現錯怪的:
發現後,你道歉了嗎?為什麼?
在家裏,爸爸媽媽曾經錯怪過你嗎?有/沒有(打“√”)
在什麼事情上:
我的感覺是:
誤會消除了嗎?消除/未消除(打“√”)
怎麼消除的呢?(或為什麼沒消除?)
你錯怪過爸爸媽媽嗎?有/沒有(打“√”)
在什麼事情上:
他們的反應是:
你怎麼發現錯怪他們了呢?
發現後,你是怎樣做的呢?
第四課受了委屈怎麼辦
上麵的事例中,秦寧是一個調皮的男生,他也曾經拿過其他同學的小玩意兒,但這次新書不是他拿的,他覺得陳老師錯怪自己了,心裏很委屈。思考一下:為什麼老師會錯怪秦寧呢?你要是秦寧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現,你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來調節自己:1.正確地評價自己,不要因為一次課堂提問沒答對,一次測驗成績不理想就放棄努力,產生自卑情緒。
2.當作業太多時,嚐試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做,可能會感覺好一些。
3.父母和老師都是凡人,如果從他們的角度來考慮,不難發現,他們都是為我們好,對我們有較高的期望。
4.可以嚐試與父母老師談談心,也可以采用寫信的方式讓他們了解我們內心的想法,一般他們會對我們進行指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為什麼“我”能化委屈為動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