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論催眠術的心理原理(2)(2 / 2)

其實,凡是騙子,都是程度不同的精神病患者。

第三節 催眠的心理原理

達成催眠這個效果的關鍵,即是突破人的清醒意識這道防線。上述幾種催眠術的基本方法,雖然其采取的方式不同,但要共同達成催眠效果,均首先必須越過人的清醒意識這道障礙,突破人的清醒意識這道防線。

在催眠暗示法中,有一種可以叫做專注暗示的方法。讓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個點或某方麵,當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開始集中在某個點或某方麵時,施術者即對其進一步催眠。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引開人的注意力,使人的注意力不去注意其他方麵,施術者即對其他方麵展開“進攻”。由此可見,專注暗示其實是一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法,或叫“聲東擊西”的方法。通過麻痹,引開人的清醒意識的注意力,使人性心理處於不設防狀態,從而被催眠。

手掌變長的例子,一方麵利用人性在潛心理中欲使自我超越一切物質束縛、獲得超自然能力、無限肯定自我的心理願望,另一方麵利用事物現象關係的模糊性和清醒意識對該事物現象關係的辨別力較低的實際情況,主要由這兩方麵的結合來達成其催眠的。這叫做“避實擊虛”和“魚目混珠”的兼用。

場景感染,通過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你的清醒意識應接不暇,無法形成正確的判別,進而失去判別能力,最後使你打開清醒意識設防的大門——你的城防便無防了。這種方法也可以叫做“弄假成真”法。

震懾就不同了。你的城防堅固,你的設防嚴密,你的盤查仔細,你的判斷準確;我也懶得再派偵查員、奸細、便衣與你蘑菇,我幹脆采取更強烈的突襲式狂轟濫炸,瞬間摧毀你的城防,看你還不投降!因此,震懾的催眠方法就好比是突襲式猛攻,使你的清醒意識在突然間散架,從而束手就擒。

突破了人的清醒意識的防線,便進入了人的潛意識、深層意識層次。進入到裏麵以後,即進入到一個無設防的世界。“通行證”隻在城門盤查,隻要你進入城裏,你的身份一概不管,也不存在你該不該進來的問題。這好比你在門口給了門票,進取以後就不在被檢查,你在裏麵的身份被默認是合理合法的一樣。進來這個無設防的世界已認可你自己——人性心靈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並由此可以理解何以一個人在催眠狀態下會任人擺布的道理。

這個不設防的世界還儲存著巨大的生命潛能,它可以通過催眠或其他方式激發和發揮出來,這也是科學所麵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催眠狀態下所表現出的身體超常僵硬和超常承重能力時,這種現象便不足為奇了。

催眠現象是一種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必須以審慎的態度對待之。我們分析催眠術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科學的探討,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辨別能力和“清醒意識”,是為了戳穿騙子和減少上當受騙,同時也是為了使該科學能為人類造福。

催眠術在醫學上和心理治療上的成功嚐試,正開啟這扇為人類造福的科學大門,但我們對它的運用,必須嚴格加以甄別和監督,使之在道德的軌道內運行。

正像在心理治療方麵,患者會對心理醫生形成“情感傾注”一樣,在催眠術方麵,受術者也會對施術者形成“情感傾注”。看了我的書,希望不要再出現有人競相去盲目接受“老師”的“摩頂”的類似事件。

在現實生活中,自我催眠與被催眠總是經常混合在一起,錯誤的、虛假的谘詢也可以成為達成催眠的手段,而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則為達成催眠提供了多樣化的方式,我們惟有保持一種中和、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自我意識與反思能力,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自欺、被欺和不良催眠。

甲申年季夏初稿

辛卯年仲秋二稿

壬辰年季春三稿

參考文獻

《四書五經》天津市古籍書店

《中國哲學史》任繼愈著人民出版社

《道德經新解》羅宇編著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新宇宙觀》羅宇著學術出版社(美國)

《莊子集解》劉武撰中華書局

《唐宋八大家散文大典》北京出版社

《催眠術》成瀨悟策著文彙出版社

《易經來注圖解》來知德著巴蜀書社

《金剛經、心經、壇經》中華書局

《精神分析導論演講》弗洛伊德著國際文化出版社

《馬克思中的美學思想討論集》程代熙編陝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