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3)

且說前一回,東方不敗與任我行等人黑木崖上血戰,一代梟雄隕落,終落得個腦漿迸裂的下場。然而不知為何,其魂魄卻不同於常人,沒有肉身依托,亦可悠然居於半空之中不泯不滅,而且這方死之人麵上亦全不見憤恨,眼見肉身被毀、寶座易主,亦八風不動,隻及至看到生前所學《葵花寶典》化為飛灰,方才似心滿意足,飄然起身。亦不知要去往何處。

然而此時但看這東方不敗,似乎也還不甚習慣自身死後靈魂飄渺之態。隻向前行進了一兩步,便又顰眉停住了。而後駐足半晌,方才好似大夢初醒般舉手起勢,如同道士作法一般,掐了一個法訣……

列位看官,前一回筆者便說這東方不敗身上另有玄機,隻坊間亦常有鬼神之說,單憑其神魂不泯不滅便說其大有玄機卻也有些牽強。然而如今隨著這教主手勢一落,見者恐怕便再生不出別論了。

原來這教主身後竟是直通仙境,身負大能,隻舉手起勢時這世間風雲便是一頓,而後雲卷雲舒,憑空竟現出一座流光溢彩、有始無終的橋來!隻可惜這橋雖流光溢彩,然而不知是否因為出自這魔教教主之手,看起來卻也著實詭異,飄飄蕩蕩,又不知通往何處,連個橋頭碑文也無,當真是奇哉怪哉!

說來這天地間也有許多通靈之物,能察人所不察,此時見這裏憑空多出這樣一座怪橋,亦紛紛圍攏過來探頭探腦,隻還不敢上前;而教主這裏原本正待拾級而上,不期四下一望,見此異象,一時間也有些躊躇。

原來這魔教教主雖梟雄一世,然而此時畢竟初勘神鬼異境,因而行事也頗謹小慎微。因此前不承望這世界有如此多的靈物,又見自己親手所養的幾隻鳥雀仙鶴也赫然在內,心中不禁便有些生疑,不知自身秘密被‘人’窺去了多少。

可歎這些靈物卻不知自身一時無意驚奇之舉竟已遭人忌諱,更不知眼前這看似鍾靈敏秀的人物如何心狠手辣,命懸一線猶不自知。幸而這魔頭向來行事謹慎,未知對手實力如何之時,從不妄下殺手,這世間生靈方得無意中逃過一劫。

此時東方不敗見這些靈物均被眼前陸橋吸引,遂無聲無息又掐了幾個法訣,先施展神魂之術令這些精靈動彈不得,而後才欺身上前。本還打算先禮後兵,稱幾聲‘道友’,然近觀之後,卻不禁啞言無語——原來這些山精不過是比尋常鳥雀略微聰慧一些罷了,神魂混沌一片,並未開啟多少靈智。每日在他廊下唱歌兒的幾隻倒是比其它的好些,卻也未見有甚出奇,然而骨頭也更軟一些,未等他出手便先嚇得昏了過去……那兩隻仙鶴更是全無仙姿,老鴰似的啼了兩聲,連文人雅士交口稱頌的鶴鳴都變了調子。

東方不敗與這幾隻靈物對視半晌,自己倒是撐不住先笑了,一麵暗罵自己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一麵收了神通放這些鳥雀回去,自己重又拾級而上。

原來這橋乃是術法生成的陸陸之橋,又由術法驅動,隻需拾級而上,便是千裏之外亦是轉瞬即到。此時教主正當要施法前行,另尋修煉之所,不想這當口卻又突生一變故來,冷不防又被前方一點芥豆靈光攔住了去路,更聽一人聲在裏麵幽幽說道,“教主往哪裏去?竟不等等我嗎?”

卻說這教主此時雖初堪異境,見識不多,然而卻也認得眼前這團靈光乃是一人魂魄彙聚而成。雖因那神魂靈力不足,無法凝成形態,所以未能立時得知來人是誰,不過教主細聽其聲音口氣,卻儼然便是那一同身死的楊蓮亭了。

所幸經過方才那出鬧劇,教主忽然見此異變,心中也未慌亂,隻略一思量,便猜出了前因後果,必是這楊蓮亭與他雙修數載,被自身靈力滋養得了些好處,此時方才得以神魂不散。隻是這其中機密也不知道楊蓮亭自身知曉多少,於是教主便將神情一斂,重又變回那身死之前般媚態天成,聲音也如赴死前尖細,勾唇一笑,說道,“原來是蓮弟麼?你竟還在這裏。怎麼?是要與我共入輪回重修百年之好嗎?我倒是喜歡。”——說話間赫然又是剛剛令狐衝形容的老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