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哈佛健康心理課——存錢不如存健康(2)(2 / 3)

前文提到那個總是為兩個女兒發愁的老太太,就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改變了,自己也變成了快樂的老人。

有人說看了心理醫生雜誌,本想找解脫的,結果看下來病情反而重了:也有人說看了雜誌,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學知識,對自己的人生大有裨益。愚昧的人會拿自己去套各種症狀,於是發現自己毛病巨多,於是乎越看越害怕;聰明的人會跳出來客觀地看問題,有則改之,沒有的話則防患於未然。對心理學知識懂得多一點,了解得更透徹一點,不是什麼壞事。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看問題的觀點和角度也會千差萬別,多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一切,心態放輕鬆些,待人處事就會從容許多;而整天黑臉黑麵,好像全世界都欠了自己的,那樣你如何有好心情去做事呢?這樣隻會進入一種惡性循環,讓自己的生存環境變得更糟,不病才怪!

就像小傷小病可以自愈一樣,我們每個人麵對困境的時候,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那麼,到底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呢?

(1)精神勝利法

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衛機製。在你工作不順心時,在你因經濟上得不到合理的對待而傷感時,在你因付出很多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而鬱鬱寡歡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調適一下你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祥和、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2)難得糊塗法

這是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的問題上像鄭板橋那樣“糊塗”一下,既維護了領導的麵子又保全了自己,這樣做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

(3)隨遇而安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製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能培養自己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都會不期而至,用隨遇而安的心境去對待生活,“既來之,則安之”,你將擁有一片寧靜清新的心靈天地。

(4)幽默人生法

這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穩。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5)宣泄積鬱法

心理學家認為,宣泄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憂鬱時不妨與異性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你所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這樣做既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又能宣泄內心的積鬱。

(6)音樂冥想法

當你出現焦慮、憂鬱、緊張等不良情緒時,不妨試著做一次心理“按摩”,在音樂中逛逛“維也納森林”、“坐郵遞馬車”……這將幫助你平息焦慮等情緒。

(7)加法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拓展生活圈子。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愜意,但要控製運動量。另外,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械,不如到公園散步,同朋友踢球或者登山、遊泳。有意結交新朋友,接受新信息,開闊視野。

(8)減法

降低生活標準,接受別人幫助。對生活高標準嚴要求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應該學會適度放鬆,不要認為自己能夠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最好能請別人幫忙。

(9)乘法

給自己留一些時間,要學會多留些時間給自己。一個人如果總是不閑著,會使周圍人的情緒也隨之緊張。如果感到累了,一定要休息,即使不累,為了愛惜自己也不妨躺下來放鬆一會兒。

(10)除法

不要總想自己能夠同時做好幾件事。與其同時忙碌好幾件事情,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比如說做家務,最好是把家務分成幾部分來做。如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塵,後天擦窗戶。心理學家認為,適度的家務勞動會給人帶來愉快感。

千金難買一笑

“笑很簡單,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笑也很複雜,蘊含著許多人們可能從來沒聽說過的學問。”美國心理學家史蒂夫·威爾遜是“世界歡笑旅行”組織的創始人,他對笑進行了多年研究,號召人們大笑。同時,他還與同事一起發現了許多關於“笑”的科學趣聞。

哈佛國際經濟學教授傑佛裏·薩克斯曾說:“冷漠無情,就是靈魂的癱瘓,就是過早的死亡。”由此可見,冷漠無情對健康是有害而無益的。相反的是,笑對人類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國馬裏蘭大學醫學教授邁克爾·米勒稱,大笑可以提高內啡肽水平、強化免疫係統、增加血管中的氧氣含量。蘇州榮格心理谘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認為,笑對抑鬱症患者有很大幫助。研究顯示,笑主要有以下六大好處。

(1)笑是特效止痛劑

研究證明,笑是最自然、最沒有副作用的止痛劑。當你笑時,腦中的快樂激素便會釋出,快樂激素是最有效的止痛化學物質,能緩和體內各種疼痛,因此一些罹患風濕、關節炎的人,也要經常笑笑,以減輕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