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做一個有修養的說服之王(2)(1 / 3)

在跟人交往時,不論什麼時候都不做傷害別人顏麵的事,從平時的小事做起,嚴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當別人處於下風時,不要主動進行攻擊,不做奚落他人的事,哪怕自己做得再對也不可以。如果縱容自己,往往有第一次之後便會有第二次。

給別人麵子還要注意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對方是大人物就主動獻殷勤,對方平凡就無視甚至奚落。在麵對小人時,更要給對方麵子,得罪小人,後果往往會更嚴重。總之,給他人麵子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

小牧在機關待的時間很長了,但就是沒有升職的動靜,思索許久,他決定要給領導送禮,領導跟他是大學同學,剛畢業的時候走得很近,後來關係就慢慢疏遠了。

小牧帶著禮物見到領導之後,領導義正詞嚴地拒絕了,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你是單位的老人了,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以後再也不要送禮了。”

這些話讓小牧很傷心,他認為領導太不顧及彼此的情分了,真是小氣。

實際上,小牧不知道的是,之前上學的時候,領導上學時家裏條件很不好,他總是嘲笑領導穿著寒酸,上不得台麵,這讓領導感覺很傷自尊。這麼多年了,他一直記得小牧當初不給落魄的自己留麵子的事,所以,一直很怨恨小牧,慢慢就疏遠了他。

小牧得不到他人的幫助,就是因為不懂給他人留麵子造成的。

不論什麼場合,不論麵對誰,不論自己多麼意氣風發,都不能做傷害人麵子的事,人要臉,樹要皮,傷害別人的自尊往往是要付出代價的。

聰明的人在交際時,不但不會做傷害別人麵子的事,還會主動幫人解圍,避免對方尷尬。當別人做錯事了,要主動替對方說好話;別人陷入尷尬,要及時轉變話題;別人與自己意見相悖時,可以據理力爭,但不能爭強好勝,損人利己。

每個人都有報恩心理,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訓,你在關鍵時刻為別人解圍,就等於施恩於他人;在遇到相似的狀況時,也必然會有人為你化解危機。

總之,給他人留麵子就等於給自己留後路。在交際中,我們要尊重對方,不要因為逞一時痛快就做出傷害別人顏麵的事,隻有如此,才就避免做出錯誤行為,引起不必要的爭端,害人害己。

人際關係是非常複雜的,我們不要求做到左右逢源、朋友遍天下,但起碼要避免樹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不要得理不饒人,非要爭出勝負,不依不饒。凡事要讓人三分,給別人留麵子,給自己留餘地。

小故事

甲:你兒子犯了什麼罪了,都被抓進公安局了?

乙:采購商品。

甲:采購商品怎麼會被抓到公安局呢?

乙:嗨!他著急采購,在商店沒開門的時候就等不及敲開門進去了!

甲:……

適時地退讓,讓彼此的關係更親近

在交際或說服他人的時候,一味地積極進取、不留餘地,並不一定會讓我們取得勝利,有時隻會讓我們失去朋友。沒有人願意和喜歡針鋒相對、萬事一點虧都不吃的人當朋友。吃虧是福,必要時退一步是最好的選擇。

現實中,總有人會為了一點點利益,大動幹戈,一點虧都不願吃。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誰也撈不到好處。如果一方可以主動後退一步,化大事為小事,事情往往就能圓滿解決。後退的一方也會得到對方的感激,何樂而不為呢?

田園是個留學生,在國外畢業後就回國找工作,但很多企業看他是“海龜”都不願意要他,認為自己廟小留不住他。

田園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心情非常沮喪。後來,爸爸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