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些麵子,給要求打個折扣
心理學上有一個“留麵子效應”,指的是人們在被請求的時候,拒絕了一個較大的要求後,對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現象。留麵子效應之所以能夠產生,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拒絕別人的大要求時,感到自己沒有能夠幫助別人損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的形象,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良好願望,會感到一點兒內疚。這時,為了恢複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獲得心理平衡,便會欣然接受小一點兒的要求。在說服別人的時候,其實“留麵子效應”同樣適用。比如,你希望說服某人,使其達到自己的要求,那麼為了提高對方被說服的可能性,可以先提出一個更大的要求,當對方回絕之後,再提出自己原本的要求,這樣說服對方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
張彤和老公陳和結婚已經一年了,兩人的感情還算穩定,日子也過得挺滋潤,唯一令張彤不滿意的,就是陳和是個十足的遊戲迷。陳和的工作相對比較規律,下班也較早,他每天一進家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玩遊戲,並且常常一坐就坐到半夜。有時張彤下班稍晚,回到家中還要做飯、收拾房間,不免就會抱怨陳和。但陳和每次都像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專心致誌地玩遊戲。張彤覺得,自己應該和陳和約法三章了。
張彤想了很久,挑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假裝很不滿意地對陳和說:“你的表現實在讓我很失望,如果你繼續迷戀遊戲,不管家事,那麼我隻能考慮和你分開。”
陳和看妻子一臉嚴肅,不禁嚇了一跳,立刻說道:“別呀,我改還不行嗎?”
張彤故意表現得很猶豫:“你嘴上說改,但我知道,回頭我不生氣了,你又會變成老樣子。要想讓我相信,除非你遵守我定的規矩。”
“什麼規矩,你說,我一定盡力遵守!”陳和著急地問。
張彤認真地說:“你以後隻能在周末玩遊戲,並且每周不能超過五個小時。”
陳和一聽,皺著眉頭說道:“老婆,我不是不願意遵守你的規矩,但是我也不願意違心騙你說我能做到,你給我規定的時間也太少了。我答應你,盡量做好家裏的事情之後再玩,可以嗎?”
張彤聽到老公主動“鑽”進了自己下的套裏,心裏不由得暗笑,回答:“那我就退一步,你每周隻能玩四次遊戲,每次不能超過兩小時。”
陳和軟磨硬泡,將兩個小時的時限爭取到了兩個半小時。張彤假裝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同意了。
果然,從那之後,陳和嚴格遵守自己的承諾,不僅承擔了很多家務,偶爾還會在下班之後陪張彤看看電影、散散步,兩個人的小日子也越來越和諧了。
張彤就很聰明地在說服老公的時候利用了“留麵子效應”,這種談判式的溝通,遠遠比她直接給陳和立規章製度效果要好得多。
妻子的生日快要到了,她希望今年丈夫可以買個戒指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
於是她就對丈夫說:“今年過生日,我想要一條白金項鏈,你看可以嗎?”
丈夫聽了有些猶豫:“白金項鏈,那少說也要萬八千的。親愛的,我不是不想給你買,今年咱們先買個別的,明年我的工資就漲了,明年你過生日一定送你白金項鏈好嗎?”
妻子嘟著嘴,假裝生氣了一會兒,說道:“那不能買白金項鏈,買個黃金戒指總可以吧?小一點兒的不過才兩三千,我的同事都有呢!”
丈夫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
試想,如果妻子一開口就要黃金戒指,那麼丈夫也可能會推到明年漲工資的時候再買。妻子先“獅子大開口”,接著又降低了要求,丈夫不好意思再拒絕妻子,才得以被說服。可見,想要說服別人答應自己的要求,不妨先提出個更高的要求。在對方拒絕的情況下再把自己的要求打個折,這樣一來,說服對方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很多。
小故事
店員:先生,這件衣服你到底買不買啊?
顧客:買的話,打折嗎?
店員:買的話,可以打五折。不買的話,也可以打折。
顧客:不買的話打什麼折?
店員:不買的話,把你打成骨折。
顧客:……那還是買吧。
重視對方感受,用你的眼神感化他人
古語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相似的人彼此之間容易相處與親近。於是,在說服中,我們應該嚐試用一些方式配合對方的感受,獲得對方的好感,讓對方感覺我們是可以親近與信任的。
配合別人的感受方式,是一種親和力的表現。在說服中,良好的親和力往往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適時地配合別人的感受方式,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友好,同時會讓你的人緣特別好。要想獲得對方的好感,配合別人的感受方式是相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