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打造忠誠(1 / 3)

領導用人厚黑規則

受重用的下屬,有的官位顯赫,身居要職;也有的躲在幕後,暗中操縱著局勢。不管屬於哪一種情況,他們都在事實上掌握著影響事態發展的特權。這種特權,是其領導出於高度的信任感賦予他們的。凡屬真正受重用者,他們都不願意輕易放棄這種“特權”,從而對領導忠貞不二。

1.重用鐵杆追隨者

在領導用人厚黑學中,重用鐵杆,是最令人羨慕的一種具有戰略性的用人抉擇。領導對某個下屬的重用,在他的諸多用人抉擇中,往往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著。因此要掌握重用的特點,不讓受重用者不忠於你。

與利用和使用明顯不同,重用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信任度最高。信任,是連接領導與被使用對象的心理橋梁。隻有精明的領導才懂得,重用某個下屬,不僅僅意味著是對他的一種“恩賜”,更主要的,也表明了領導對下屬的依靠。這種依靠,有時候往往事關全局的發展和領導的切身利益,因而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倘若領導對下屬沒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他決不會冒大的風險,將事業的成敗維係在某個下屬身上的。顯而易見,凡是受到重用的下屬,其領導對他的信任度肯定最高。

(2)感情因素占支配地位。工作上的充分信任,勢必引起感情上的微妙變化——盡管當事者雙方都力圖在大庭廣眾之中盡量掩飾這種變化。由於領導認為下屬具有值得重用的超群才能,他對下屬往往抱有一種偏愛的感情;而受到重用的下屬,也對領導產生了感激的心情,甘心情願為領導服務。這種特殊的感情因素,成為協調上下級關係的潤滑劑,溝通上下級思想的無形“橋梁”。支配雙方行為的,除了公事公辦的信條以外,還有十分微妙的感情因素。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領導給予下屬的特殊幫助、支持、照顧,下屬給予領導的無保留的奉獻、效勞、補台,都是行為準則所允許的。

(3)保持較深的理解程度。受重用的下屬,往往在事實上執掌著影響整體和全局的職權,他的某些行為,很可能事關一個單位事業的成敗,因而領導勢必將較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盡可能透徹的理解和了解他。惟有做到較深的理解和了解,才能予以充分的信任,加深雙方的特殊“感情”。當然,這種理解和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多次性的、隨時隨地進行著的。隨著雙方自身的不斷變化,領導在動態中始終保持對下屬的較深的理解程度。

倘若這種理解過程突然中斷,那麼,領導對下屬的信任度也將隨之受到影響,在雙方關係中占據支配地位的感情因素,勢必逐漸淡化甚至消失。由此可見,經常了解下屬的每一點變化,在動態變化中保持對下屬的較深的理解程度,是確保領導繼續“重用”下屬的關鍵。

(4)進一步得寵或突然失寵的可能性。受重用的下屬具有能對事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這一特殊的身份,因而往往使他處於既令人羨慕又充滿危險的境地,具體表現為:

——在事關全局的重要活動中,既有可能榮立大功,也有可能痛失“街亭”,釀成大禍;

——由於領導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到受重用的下屬身上,在雙方頻繁的交往中,下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將自己的某些缺點和不足暴露給領導,倘若領導認為這些缺點和不足與下屬身居的要職很不相稱,那麼,上下級關係也許就會朝另一個方向發展;

——居心叵測的小人,最喜歡圍著領導周圍,誣陷、攻擊受其重用的下屬,以便製造矛盾,取而代之;

——愈受重用,下屬肩負的責任也愈重,事成之後固然易受殊榮,事敗之後也極易受到懲罰。

充分認識事物的兩重性,在受到重用之後繼續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決站在維護單位利益的立場上,秉公辦事,是下屬立於不敗之地的訣竅。

受重用的下屬,有的官位顯赫,身居要職;也有的躲在幕後,暗中操縱著局勢。不管屬於那一種情況,他們都在事實上掌握著影響事態發展的特權。這種特權,是領導出於高度的信任感賦予他們的。凡屬真正受重用的,他們都不願意輕易放棄這種“特權”,從而對領導忠貞不二。

2.測試下屬是否忠心

一個測試內部關係強弱的最簡單的方法是注意你的員工們如何描繪你的公司。如果員工們在思想上感到與公司的關係具有合夥人的關係,則他們在提到公司內工作時會經常用“我的”“我們的”和“我們”等字句,他們會說“我們公司”“我們的產品”以及“是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幹的”等。反過來,如果他們感到自己是一個雇員,就會說“這個”“他們”“他們的”等,你會聽到他們說“這個公司”“公司”“這是他們的問題”等。

當有些公司的經理要求部下稱呼他們為“先生”時,那些明顯的而又毫無意義的職位隔閡就產生了。有些經理開始時是被逼這樣做的,但後來他們就忘記了自己當時的反感,也忽略了這樣做會產生不良反應。這種硬性規定的、非自願的稱呼並不是對上級的尊敬,也不能促進夥伴關係的發展,更不利於“合作家庭”的建立。你能否想像一下,如果你要你的家屬和親戚稱呼你為“先生”能加強家庭親密關係嗎?要使員工們增強對公司的信任,必須消除那些把人們分開的職位隔閡。

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員工之間相互稱呼時盡量不要頭銜或尊稱。

(2)請夥伴們把公司內一些敏感的職位隔閡找出來並排列成表,依主次逐一解決直到減少到最低限度。

(3)開展每月一小時“啃數字”活動,讓每個員工學會怎樣閱讀和理解公司的財務和業務報表。邀請其他部門或業務夥伴們討論他們的地區情況以及你的部門對他們的影響。

(4)舉辦每季度一次的“填空競賽”,收入報表內有一些漏寫數字需要幾個組一起填寫。允許各組使用財務比例的輔助清單和計算器。當他們填寫完畢再決定哪一兩個項目在下季度必須高度重視,然後委派一個檢查小組每周一次去檢驗和彙報進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