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量才而用(1 / 3)

有高峰必有低穀,才能越高的人,缺點往往也越顯著。越是才能超群、性格鮮明的人,越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而出現許多“輿論缺點”,正是“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世之累。”領導在考察用人才,要量以器使,用人當用長處明顯、短處不嚴重的人。榨取其精華,摒棄其劣行,當是厚黑用人之上策。

1.什麼樣的人都敢用

領導要麵對各種各樣的人,如何與這些人相處,而且能相互取長補短,更好地發揮他們的長處,是智慧領導必備的領導藝術之一。以下是對待一些性格有缺陷的人的一些辦法,你應該學學。

(1)對待刻薄易怒的人。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誰都會發脾氣,但要針對合適的人,掌握合適的分寸,在合適的時候,本著合適的目的,使用合適的方式,但不是人人都能辦到的,那是不容易的。”如今,在工作單位裏,在家中,在公共場所,發怒的人比比皆是。發怒意味著恐嚇,強迫別人屈服、讓步、聽話、認輸和俯首帖耳,使其他人的感情降到次要地位。這是一種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發怒可以像突然爆發的火山,也可以如緩慢上漲的潮水,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發怒的用意總是威脅和恐嚇,對付它的秘訣就是不要害怕。請看一個例子:

瑪格麗特是一位衣著保守、年約45歲的中年婦女,她在一家銀行當主管,工作一向給她帶來滿足和某種成就感。因為一件小事,刻薄尖酸的領導,終於找到了一次機會,對瑪格麗特大發雷霆。麵對尖酸的領導,瑪格麗特首先做了一次深呼吸,保持鎮定的情緒。她是這樣做的:領導發脾氣時雙臂揮舞聲嘶力竭,她卻雙手下垂不動聲色;領導緊繃著的臉流露出嘲弄的神色,她卻坦然自若,顯示出大將風度;領導揮舞拳頭時,她卻穩如泰山;領導聲嘶力竭漫罵不絕時,她卻心平氣和。無奈的領導終於悄悄地離開。

(2)對待猜忌多疑的人。遇事留神、猜忌多疑的人認為,自己隨時都會被人攻擊和傷害。為了保護自己,他們的思想總是高度警惕,惶惶不可終日,心裏老嘀咕這嘀咕那。在他們的心目中,別人都是兩麵派和告密者。當然,為了保護單位的或個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存有一點戒心是必要的,但是不信任別人,尤其是自己的同事,那就有害了。研究表明,疑心重、不信任和愛挑刺的人,即使不吸煙不喝酒,他們的壽命也沒有同齡正常人長。醫生認為疑心病重的人,心髒病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的人,心理學家說猜忌是不健康的表現。

對待疑心太重的人,領導要放手使用,給予充分的信任,使他打消不必要的顧慮,放下思想包袱,同時,創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大家能夠彼此信任,愉快地合作共事。

(3)對待悲觀失望的人。悲觀主義者的一些言行舉動,有時會令人可笑,有時會令人可悲。悲觀失望的人也許會占用你寶貴的時間,耗費你的精力,模糊你重要的判斷。但要記住,悲觀主義者盡管千方百計地搜尋事物的陰暗麵,他們一般並無惡意,他們隻是懦弱值得同情。那種認為他們是自作自受的觀點是不對的。

對待悲觀失望的人,領導不可輕視他們對你的神經的麻痹而鬆懈你的警惕。一個集體內,要是某一個人有悲觀的情緒,就可能阻礙整個集體的前進。必須注意兩種結果:一是這個集體的整體成績是否欠佳;二是你本人的熱情和幹勁是否降低。

對待悲觀主義者除了思想幫助外,給他一個合適的工作崗位也是應該的。如將他放在流水線的末尾,在這種地方,悲觀主義者可以成為良好的監督者,即使不出現問題,他也會雞蛋裏挑骨頭,要是確實存在差錯,他也會比別人更能把差錯找出來。

(4)對待憤事嫉俗的人。這些人對一切都存在疑問,他們對人的本性和動機都不信任。懷疑、悲觀、自私,都是其表現。不可輕視他們的作用。他們的態度與其他一些消極行為一樣,也具有傳染性,在單位裏悄悄地蔓延,就會逐漸毀掉人們的熱情、信任和忠誠,影響人們的士氣,磨去人們競爭進取的鋒芒。

如何對待憤事嫉俗的人呢?這裏介紹一種誇張消極法。你可以這樣做:故意模仿憤事嫉俗者的言辭和舉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在說話時盡量顯示出大智若愚的樣子。這樣做就可以消除他們對單位的消極傳染性影響。

(5)對待爭強好勝的人。這類人有其積極的一麵,那就是不甘人後,但也有消極的一麵,那就是易於走極端,給公司帶來消極影響妨礙他人有效的工作。

對待他們,不可以同樣的咄咄逼人的態度,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而應該一方麵從正麵引導他們,發揮其積極的一麵,促進公司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麵找準機會,指出其消極影響,克服自身缺陷。

(6)對待奉承拍馬的人。馬屁精如果有朝一日掌權時,又會培植出更多的小人,最後公司就會處於工作效率低下、業務陷於癱瘓的境地,因此,領導一定要杜絕奉承拍馬的發生,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素質。

在用人過程中,領導一定要掌握各類人的不同特征,不要無任何理由地警惕別人、懷疑別人;分析問題多從壞的方麵去考慮,設想各種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領導不要急於顯露自己,要利用可靠的信息和有力的手腕,消除他們的疑心,為自己所用。

2.敢用強過自己的人

市場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公司要在競爭中取勝需要一大批領導胸懷寬闊,敢於和善於駕馭烈馬,使一大批賢能者有機會展報負、獻雄才。

優秀人才的可貴就在於有主見、有創見,不隨波逐流,不看別人的眼色行事。人才的特征就是:創造力強,能為組織帶來績效,為領導開創局麵,甚至其能力超過領導。既是創新開拓就難免與傳統、權威不一致,甚至也可能與領導合不來。任何發明創造、改革進取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錯誤與失敗在所難免,甚至失敗多於成功。領導用強於自己的人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士”的雅量,才能大業能成,成常人難成之舉。

要做到敢於用比自己強的人,必須克服求全責備的心態。求全責備,是指對人要求過嚴,容不得別人半點缺陷,見人一短,橫加指責,不予任用。求全責備是用人之大忌,它壓抑著人的工作積極性,障礙人的成長,阻礙人的智能的充分發揮;它使人謹小慎微,不思進取;阻礙人的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像力的發揮;它使人缺乏活力,缺乏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造成人才特別是優秀人才的極大浪費。人才也是凡人,有其長也有其短。

德魯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評論:誰想在一個組織中任用沒有缺點的人,這個組織最多是一個平平庸庸的組織。誰想找各方麵都好的人,隻有優點沒有缺點的人,結果隻能找到平庸的人,要不就是無能的人,其實世界上是沒有完人的。

敢用強過自己的人,要容人之長。因為,容人之長,用比自己強的人,第一,是該用的;第二,“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很有對我“取而代之”的危險。因此,容人之長需要有更大的“肚量”。某位領導家曾指出:“用一個能力強的人,隻會提高你自己的地位;條件好的人不但增進整個部門的工作成效,更使你因為容人之長而聲名大噪,何樂不為。”可見容人之長已為多數智能之士所共識。

敢用強過自己的人,要容失敗。創造性活動,失敗多於成功,但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晚年時說:“我堅持奮鬥了55年,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艱辛工作的特點,那就是失敗。”美國管理學家湯姆·彼德斯和南希·奧斯汀考察了幾十個單位,從少數技術先進、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到中小公司、金融業、服務業和傳統手工業;從學校、軍事單位到政府機關,發現最優秀的組織都是能夠容忍失敗的組織。如花旗銀行、通用電氣公司、百事可樂公司,都大力主張“失敗是正常現象”,甚至認為應獎勵“合理錯誤”。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園區——矽穀,流行著一句名言:“邊幹邊學,邊敗邊學。”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失敗者正是矽穀成功的關鍵所在。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過:“你可以把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隻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幾年後,我將仍是鋼鐵大王。”卡耐基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段話:“這裏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的能力是,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卡耐基的成功在於善用比自己強的人。因此,現代領導更需要有敢於和善於使用比自己強的人的膽量和能力。

3.不怕下屬犯錯誤

任何部下都不可能沒有缺點毛病,聰明的領導應辨證客觀地看待這一點,恰如其分地把握時機,在不斷的批評教育中讓部下揚長避短,迅速鍛煉成長。可是,一些領導由於情麵或其他原因,對於部屬的缺點采取一些消極的做法,結果即耽誤了部屬成長進步,又損害了自己的威信。領導對於部下的缺點應注意“四忌四宜”。

(1)忌功過和泥,宜賞罰分明。一些部屬工作上很能幹,但缺點或毛病也不少。如有人說話太衝,不分場合地與領導爭辯,有時讓人下不來台;有的各方麵都不錯,就是愛占小便宜等等。對此,一些領導怕打擊其積極性,更怕因其頂撞而失麵子,對部屬的缺點平時不說,而在評功評獎、提拔使用和確定福利待遇等關係部屬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搞將功補過、功過和泥,使其該得的得不到。這樣一來,往往造成“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的不正常現象。因此,對於部屬的缺點或毛病,領導要做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不要礙於情麵,獎勵不要搞平均,及時讓部屬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指導和幫助部屬提高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