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鑽研學問,成就大業(1 / 1)

1500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星星在夜空閃爍,在離建康(今南京)不遠的一個小鄉村裏,一群兒童聚集在場地上,仰頭指著天空數星星。

“這是牛郎。”

“這是織女。”

“你看,那邊有七顆亮的星星,像一隻舀水的勺子,是北鬥星。”

“離它不遠的那顆星,叫北極星。”

……

在這群孩子中間,有一個名叫祖衝之的,後來成了著名的科學家。

祖衝之本來住在建康城裏,這幾天祖父把他帶到農村來了。和這些農村孩子在一起,祖衝之覺得增長了不少知識。他勤學好問,有一股子鑽勁。看著星星,他忽然想起一個問題:“怎麼今天沒有月亮呢?”

“今天是哪一天?”一個孩子問他。

祖衝之連忙答道:“六月二十二日啊。”

“我爸爸說,十五日團圓,二十二日半夜見半圓。”

祖衝之覺得很有趣。在坐馬車回建康的路上,他好奇地問祖父:“爺爺,為什麼每月的十五日月亮一定會圓呢?”

祖父摸摸小衝之的頭,笑道:“孩子,我搞的是建築,對天文懂得不多啊,不過好在我們家裏曆法書很多,我找幾本給你讀讀吧。”

從此,祖衝之對天文學發生了興趣。他每天除了讀父親規定的《論語》《孝經》這些經書以外,特別用心閱讀天文書。讀天文要用數學知識,於是,他對數學也下了苦功。不僅如此,他還將所有關於天象的記錄和文獻,全部搜集來研究。

有一天,他讀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的著作《靈憲》後大有收獲,他睜著明亮的眼睛對祖父說:“我懂了,十五日傍晚,紅日西沉,明月東升,日在西,月在東,太陽正好照著月亮。我們從地上看月亮,看的是有光的半麵,所以月亮是圓的……”

爺爺捋著胡須,又驚又喜地說:“你從小這樣用功,鑽研學問,長大定成大器。”說著,樂嗬嗬地笑著,眼光充滿對孫子的無限希望。

事實正像祖父預言的那樣,祖衝之終於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不僅如此,他對圓周率的研究,更是超越前人,在數學史上放射著燦爛的光輝。

點擊成長:

凡是能夠成就大事業、大學問的人,無不是從刻苦勤奮的學習中積累出經驗,然後成為自己的學問的。

看見很多新鮮的、不懂的知識,就要勤問,或者自己苦心鑽研,才可能使其成為自己的知識。否則,不懂的永遠是不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