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帶隊執行:領導者的第一任務(二)(1 / 3)

卡羅“道恩斯原來是一名普通的銀行員工,後來受聘於一家汽車公司。工作了6個月之後,他想試試是否有提升的機會,於是直接寫信向老板杜蘭特先生毛遂自薦。老板給他的答複是:“任命你負責監督新廠機器設備的安裝工作,但不保證加薪。”

道恩斯沒有受過任何工程方麵的培訓,根本看不懂圖紙。但是,他不願意放棄任何機會。於是他發揮自己的領導才能,自己花錢找到一些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了安裝工作,並且提前了一個星期。結果,他不僅獲得了提升,薪水也增加了10倍。

我知道你看不懂圖紙,老板後來對他說,“如果你隨便找一個理由推掉這項工作,我可能會讓你走。我最欣賞你這種工作不找任何借口的人!”

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同時也決定了一個人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道恩斯如果起初以不懂圖紙為由,拒絕這一項工作,也許便沒有後來的擁有千萬富翁的道恩斯了。

不要讓借口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搬開那塊絆腳石吧!把尋找借口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來,因為工作中沒有借口,人生中沒有借口,失敗沒有借口,成功也不屬於那些尋找借口的人!

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抱怨,執行是我們一切行動的準則。

一般而言,執行的失意和挫折,是因為員工沒有利用好自己的空間。執行本身是快樂的,雖然在執行中會遇到種種挫折、種種不快,讓人難受、憤怒或者悲哀,但一段時期後回頭看看就會發現,戰勝了這些困難,人便擁有了巨大的快樂。成功的執行,無疑是體現自身價值並且促使自我升華的途徑。

一般而言,員工在執行中出現的失意和挫折感,並不是因為公司或者上司沒有給員工提供足夠的空間,而是員工本人沒有好好地利用自己的空間。這裏所說的執行空間應該包括兩種:一種是外在的空間,是別人給予的、能夠滿足自己種種意願的空間;另一種是自己擁有的內在空間,那才是“上帝慷慨給予的”無限的空間。無論遭遇怎樣的不幸,一個員工擁有的內在空間都應該始終對自己開放著,從而為自己的執行提供足夠寬敞的處所,讓自己在裏麵調整、歇息,然後自信而快樂地去麵對工作中的所謂“困境”。

事情的確就是這樣的簡單:公司和上司為我們提供的條件,其實都是我們的外在空間。我們如果做到不斷提升自身,一心一意地執行,我們的工作自然就不會拖遝,我們的工作業績也就不會持續低迷,“快樂執行”也就會常駐我們身邊。

“執行的難度太大,我不行”,這是典型的為執行不了而給自己尋求開脫的借口,也是對執行中的挫折感的消極逃避。有著這樣的思想並且如此作為的人,自然不會受到快樂之神的光顧。

我們知道,這種思想產生的根源,在於員工對自己即將執行的事務缺乏理智的思考,所以對其中必將遇到的“挫折”和“壓力”考慮不足。“緊急預案”不夠周全或者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員工對“不期而至”的挫折和壓力的承受能力就自然顯得不夠,快樂自然也就與執行形同陌路。其實,執行就是員工工作的應有之義,執行絕不是任何一個員工工作以外的東西。

為了不至於陷入消極執行的怪圈,每一個員工應該摒棄以下這些思想:

(1)執行的事務不能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回報;

(2)執行中的業績得不到應有的肯定;

(3)執行中沒有自己的需要。

擯棄以上思想,我們應該知曉一些不證自明的真理,例如,執行的業績讓公司受益,員工本人自然也會得到應得的回報;成功的執行必將體現員工的自我價值,讓員工脫穎而出;戰勝執行中的“挫折”和“壓力”是優秀員工的標誌;成功的執行本身就是員工最大的收獲,即使公司一時沒有給予員工以足夠的認可。

我們相信社會是公正的,世界是美好的,用一份良好的心境去尋找執行的樂趣,執行中的煩惱就會變得不值一提。這才是員工對自己負責的應有態度。這讓我們想起了著名的巴頓將軍,想起了關於他的一個故事一次,巴頓將軍親自駕車去前線鼓舞士氣,在戰場與士兵對話。巴頓將軍微笑著問:“怎樣才是快樂的人生?”一位士兵答道:“被尊重。”巴頓將軍馬上響應:“那太依賴。”又有人搶答:“愛。”巴頓將軍笑言:“太天真。”

最後,巴頓將軍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被需要。是的,我們同意快樂的人生就是“被需要”,人生的價值也是“被需要”,員工的價值當然也是在於被企業需要。怎樣“被需要”?找出並且發揮自己的價值!怎樣彰顯自己的價值?執行有力的人找方法,執行無力的人找借口!能夠不把時間和能力花在找借口上,並且去努力執行的人,當然就被企業需要,當然就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也是快樂的。

我們其實都知道,員工的價值體現在成功完成任務,體現了價值也就有了更多的快樂和寬慰。所以,我們有時候不妨不再整天想著去做“成功的人”,而把精力和能力集中在努力執行之上。如此一來,我們的自身價值會在執行中得到最完美的體現,我們就會在具有價值的執行中獲得無上的快樂,抵達人生的樂園。

在工作上,我們也會常常發現自己執行目標的迷失。例如有人說“這不是我想要的”,例如有人說“我覺得這樣已經沒有了自我”。如果我們再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完全可以問一問自己:我所需要的自我到底是什麼?它對於我的執行真的就是毫無幫助的嗎?在沒有找到自我或者沒有認同自我的時候,我們就真的找不到執行的方向與機會嗎?

這麼一問,一般來說,我們就會發現具有價值的並且自己樂於執行的事務,即使我們沒有發現清晰的執行意義。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有著那麼一群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合適的工作,而另一群人則總是在嚐試著從當前正在執行的工作中去尋找快樂,收獲價值。作為共同被“上帝祝福的人”和被工作祝福的人,我們是幸運的,我們都應該加人後一群人的行列,使自己正在執行的事情顯現價值,而不應該一味地隨意抓取一個又一個偏高快樂本質的借口,以致最後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