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龍椅上的朱棣卻沒功夫關心底下眾人心中的想法,因為,他花了好長時間才弄明白自己的處境……此朱棣已經非彼朱棣了——此時的這個朱棣其實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電交加之後,他隱約覺得自己似乎被雷劈了,然後,便看到眼前這個莫名其妙的場景,接著便是好半天都回不過神來。
一開始,朱棣還以為自己精神分裂了。
朱棣的名字與那個著名的永樂大帝一般無二。小學時候還好,到了初中便開始有同學玩笑似地將他稱為永樂大帝。出於好奇或是別的什麼心理,朱棣收集研究了相當多關於永樂大帝的文獻資料。得出的結論是:雖然永樂大帝絕對算不上一個好人,卻也稱得上是個頗有建樹的好皇帝!因為經常收集永樂大帝的資料文獻的緣故,有時候,朱棣也曾迸發過“如果我是永樂大帝,那麼當時我會怎麼做”的想法——當然,他絕沒想過這種情況居然真的可以實現。
這是一種很詭異情況。恢複神智時,朱棣驚覺自己正端坐在大殿高處一張虯龍盤螭的椅子上。這張椅子寬得過分,足可以坐三個人,端坐在中間,兩邊的檀木扶手完全可說是虛設的,令人感覺空空落落的。
這時屋外正下著暴雨,但一會兒功夫,暴雨突然停了下來。這種外界環境的變化刺激了一下朱棣,他動了動眼珠,然後緩緩轉動脖子掃視著周圍的環境。
這裏是金鸞大殿……
他是方孝孺……
他是道衍……
他是楊士奇……
他是楊榮……
他是解縉……
他是金幼孜……
他是胡儼……
站在身後的是黃儼……
我是朱棣……
我是明成祖朱棣?!!……
不對呀,我應該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大好青年朱棣,怎麼……這莫非是精神分裂?……但眼前的場景也太真實了吧?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朱棣的心中一片迷亂混沌,他動了動嘴唇,卻驚覺自己似乎陷入了某種夢魘一般,根本說不出話來。
這時,隻聽見一聲巨吼,朱棣的耳朵裏嗡嗡做響,隨即,他的心中逐漸一片清明:大概,這便是傳說中的穿越了……
穿越後,我繼承了這具身體的思想和記憶……
這具身體以前的靈魂大概是被方孝孺那句“不得好死”給咒死了……
居然會有這種事?
朱棣朝僧道衍望去,不由流露出一絲感激之色——剛才若不是道衍的獅子吼,朱棣可能會陷入精神分裂也說不定。他繼承這具身體時,身體裏還殘留著一些明成祖的靈魂碎片。明成祖確實是曆史上罕見的凶人,明明靈魂已經被當代大儒方孝儒的咒詛給弄得支離破碎、逐漸消散了,但是在這種絕無希望的情況下,那一絲殘留的靈魂碎片仍然憑借永不服輸的強悍本性,想要重新奪回身體的控製權。
別看明成祖是皇帝,但他支離破碎的靈魂卻仍然是見不得光明的陰物,哪禁得起佛門陽氣十足的獅子吼?!道衍大約察覺有陰穢附著在朱棣身上,於是使用獅子吼——道衍並不知道,正是這一聲大吼,卻把他原來輔佐的對象最後一絲生機也給吼沒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道衍即便知道真實的情況沒準也會發出這樣一聲大吼的——因為,道衍此人並不能以常理度之。他是明成祖登上皇位最主要的功臣,而明成祖登上皇位後,他卻謝絕了所有的賞賜。他不戀權,不愛錢,甚至也不好女色。那麼,道衍他到底想要什麼呢?
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功成身退,看似與道衍類似,實則不然。劉基畢竟是個理想有文化的文人,他幫助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退出政治中心,其實還是因為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緣故。退一步說,即便劉伯溫是自己主動隱居,但他輔佐朱元璋選擇的目的仍然可以解釋為“讓華夏子民擺脫蒙人的殘暴統治,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道衍卻沒有這方麵的動機。畢竟,建文帝同樣是個好皇帝。他當政期間勤於政事,關心民生,恢複生產,百姓們並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唯一有所欠缺的就是在軍事方麵,仁懦的建文帝沒辦法和他那個強悍的叔叔相比。
綜合各種各樣的信息分析可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道衍不戀權,不愛錢,不好女色,不為民族大義,不為百姓民生——他純粹隻是為了造反而造反!
所以說,這樣一個怪人即便知道此朱棣已經非彼朱棣,也沒準會出手相援——哪怕輔佐的對象已經換了一個靈魂,也總比眼看朱棣變成瘋子因而不能登上皇位,導致自己的人生目標無法實現要強吧?
朱棣胡思亂想了一陣子,然後聽到方孝儒結結巴巴的聲音。
“此異象……未必是……天命所歸……或許……或許是天怒人怨……”
一股強烈的怒氣油然而生,朱棣正準備說些什麼,卻聽見遠遠傳來陣陣滾雷之聲。朱棣倒沒什麼,夏天突然打雷下雨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隻不過今天這兩次打雷都趕巧正遇上他發怒而已——然而殿內其餘諸人卻不這麼想——他們的臉上,全都象擦了白粉一樣,沒有絲毫血色。
朱棣理解他們的反應,畢竟在這個時代,封建迷信還是很有市場的。
翰林檢討胡儼因為過於緊張而扯斷了玉佩的帶子,玉佩掉在地上的聲音令眾人本已扯得極緊的神經更受摧殘。結果殿內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再也支持不住,幹脆暈了過去。
這時僧道衍向方孝孺質問道:“方先生,你也看到了:我主怒,天亦怒……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天命所歸!如今你還有什麼話說?!”
聽完這句責問,方孝孺的嘴唇蠕動了,半天卻沒說出一個字來。在道衍眼神的逼視下,方孝孺突然象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嚎啕大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