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驗雖小,卻證明了互惠定律的作用。當然,一個要想提升自己影響力的人,也可以使用這個原理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從別人那裏得到了好處,我們應該回報對方。如果一個人幫了我們,我們也會幫他,或者給他送禮品,或請他吃飯。如果別人記住了我們的生日,並送我們禮品,我們對他也會這麼做。
人與人的相處其實是很簡單的。你想要別人把你當作朋友,那你必須先把別人當作朋友。
自我調試
人與人交往講究互惠互利,雙方需要保持一個利益平衡,如果利益平衡被打破,就會導致關係破裂。互相幫助,有來有往,用真心換取真心,這樣才能使我們贏得更多的人心,也能使友誼更加穩固。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他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而得到別人的好處或好意,及時回報,這就表明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有利於相互的交往。
麵對需要幫助的人,千萬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心,善待他人,把你的愛心奉獻出來。在你不經意地付出以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07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
名詞解釋
古德曼定律,指有沉默就沒有溝通,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
定律由來
古德曼定律由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古德曼提出。簡而言之就是: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當你能夠心領神會的時候,沉默便勝過千言萬語。
現實演繹
沉默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智慧。沉默不是一語不發的怯懦,而是鼓勵他人暢談的謙虛;沉默不是腦中空空的愚蠢,而是為自己積蓄力量的隱忍;沉默不是理屈詞窮的失敗,而是不屑一顧的威嚴;沉默不是任人擺布的屈從,而是待時而動的冷靜。古語雲:沉默是金,正說明了沉默的價值,沉默的可貴。如果兩個人在交談,沒有一方的沉默,那肯定是進行不下去的。這個世界需要呼喚的聲音,更需要沉默的安靜。
溝通是需要說出來和聽進去的,雙方缺一不可。說出來是一種交流,聽進去是一種神會。這個世界需要說出來的勇氣,更需要聽進去的耐心。懂得傾聽,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品德。
傾聽是一種沉默,是一種犧牲,更是一種付出。認真地聽別人講話,是一種尊重,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很多人知道高談闊論的魅力,卻忽視了傾聽的力量。科學家曾經對一批推銷員進行過追蹤調查,調查的對象分為業績最好和業績最差兩類。經過調查,科學家發現,他們的業績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差別,不是因為說的好壞,而是因為聽的多少。那些業績最好的推銷員,每次推銷的時候平均隻說12分鍾話,而那些最差的平均卻要說上30分鍾。說得多,就聽得少,聽得少,就不容易對顧客有透徹的了解,而且說得越多,還容易使顧客厭煩。而聽得多,則相反,不僅會對顧客有個清晰的了解,知道顧客最需要什麼,還會使顧客覺得貼心。所以說,懂得傾聽,是一種智慧。
一個好的談話節目主持人,都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好的領導,也都是一個好的傾聽者;一個好的朋友,更是一個好的傾聽者。傾聽,讓對方滿足,讓自己受益。懂得傾聽,才能說話更有效。在社交過程中,懂得傾聽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品質。如果你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你的身邊總會圍繞很多願意與你交往的人。善於傾聽,才能更好地溝通。如果雙方各抒己見,都不把對方的觀點聽到心裏去,那麼最終隻能是以爭吵而收場。真正愉快的溝通,是互相傾聽。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夠與你溝通的人,這個溝通指的就是能夠互相傾聽。隻有能夠互相傾聽,才能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彼此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