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不可不知的職場心理學(3)(1 / 3)

這一係列心理實驗表明:反饋比不反饋好得多,積極的反饋比消極的反饋好得多,主動反饋比接受反饋效果好得多。所以,平時我們要及時對別人的行為、活動給予及時的反饋,這樣不僅有助於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也有助於自己獲取更多的信息。同時,也要對自己的工作、學習進行及時的自我反饋,這樣才能更好地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

有反饋才有動力,有反饋才能發現問題,有反饋才能進步,有反饋才能加深了解。對於領導布置的任務,要及時地給予反饋,更要主動地進行反饋,這樣領導才會及時地知道你的工作進度和工作能力,對你產生信任和給予支持。所以,平時要養成主動向領導彙報工作的習慣。

領導日理萬機,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百密難免會有一疏。如果員工能做到經常主動向上司彙報工作進度,既能提醒領導,又能獲得及時的信息,促進自己工作更好更快地完成,也幫助領導省了不少心。會替領導想的員工才是領導眼中的好員工。

定期主動向領導彙報工作進度,讓領導看到你的努力和能力,使領導對你放心。有時候,工作方案製訂得不太科學或有些問題,如果你定期主動向領導彙報工作進度,那麼領導就會及時發現問題,以調整工作方案和你的工作內容,這樣就避免做無用功。總之,對於領導布置的任務,不能隻是聽從和等待領導來問,而要主動地向領導彙報你的工作情況,向領導說出你需要的幫助和遇到的困難,向領導反映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提出更好的方案。

如果你總是沉默,老板會很不安。交給你的任務,老板需要知道你的進度,這樣才好給你安排其他的工作,或者進行下一步的規劃,給別人分配任務。公司裏員工的分工都很明確,你的工作任務一般與其他人的工作都是環環相扣的,隻有明確地知道你的進度,才不會影響公司的整體運作。

自我調試

在職場上,尊重領導、聽領導的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味地隻知道聽領導的話,而不懂得及時地給予領導反饋,也不會成為領導眼中的好員工。一個真正的好員工,要懂得聽領導的話,更要懂得與領導形成互動。積極主動的員工,不僅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會增進領導對你的信任和好感。

主動一些不會吃虧,過於被動才會使自己陷入更被動的局麵。你有困難一直不說,自己扛著,到最後也完不成任務,自己累得夠嗆還給公司造成了損失,這個時候領導會把責任都歸咎到你的沉默上,你再委屈也無處訴苦去。

所以,有什麼事就及時與領導溝通,這樣你的工作會進行得更順利,與領導的關係也會更親密,有問題也找不到你頭上,何樂而不為呢?

07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名詞解釋

拆屋效應,指先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然後再不斷降低要求以被他人接受的現象。應用到職場上,就是不要拒絕領導所提出的“重任”,這有可能是你飛黃騰達的機會。

定律由來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這一效應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

現實演繹

在難題麵前,人們往往會退而求其次。在聽到比較困難的問題或被人提出難以接受的要求時,人們一般都會先拒絕。但是如果別人降低難度或要求時,人們就會猶豫。如果再次降低,人們一般都會答應。一方麵是不好意思再拒絕,另一方麵是感覺自己也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