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中給了南風和北風比賽的機會,看它們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先吹,天寒地凍,冷氣四溢,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緊了。接下來,南風不緊不慢地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暖意流動,行人覺得有些熱了,就解開紐扣,脫掉了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現實演繹
作為領導,一般都會有點兒架子和派頭,似乎不教訓人就不叫管理人,不嚴肅就會失了威嚴。這是曾經廣泛誤導人們的管理觀念。其實,在當今“以人為本”的社會裏,這套早已行不通了。
正如孔子講“仁”,以仁治天下,就是要懷柔,用愛去感化,用禮去規範。這樣的管理模式,才會使人心向內,一心為上級賣命。因此,作為領導不能隻是不苟言笑和批評下屬,而是要切身地體會到下屬的難處與不足,鼓勵和引導,將心比心地對待他們,才會讓他們真正地服你,聽你的指揮。
南風法則最精髓的幾個字就是:溫暖勝於嚴寒,也可以說是關心勝於批評。說到底,南風法則就是要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不僅僅要通過教訓和批評的方式樹立威嚴,更要以仁愛為主,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兒人情味,使下屬真正感覺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去掉包袱,激發工作的積極性。以德服人,而不是以罰服人;用愛心去樹立權威,而不是用斥責來讓人恐懼。
孟子有雲:“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在管理中,作為領導幹部要真誠待人,將心比心。這樣才會得到下屬的愛戴和敬仰,管理才會行之有效。如果隻是把員工當作“會說話的機器”,隨便使喚,做不好就罵,那麼很快你的公司就會因沒有員工而倒閉。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是老板還是員工,大家都是人,去掉那些社會身份,大家都是需要關心需要愛的普通人,所以在當今這個倡導人權、追求民主的時代,溫情管理要比獨裁管理適用得多。
日本企業的管理者,就深知其中的道理。在日本,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很注重人情味和感情的投入,給予員工家庭般的情感撫慰。這也是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夠高效運營的秘訣所在,企業,不隻是一個員工工作的地方,更是員工的大家庭。為自己家做事,哪有不盡心盡力的道理。
關於溫情管理,說得直白些,就是指領導要充分尊重、關心和信任員工,多為員工著想,急員工之所急,少點兒官架子,盡力解決員工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員工切實感受到領導對他們的關懷與關愛,從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想要以積極地工作以回報這關懷、關愛。
溫情管理,對於企業有著重大的意義。它不僅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使公司的氛圍融洽,還能形成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種和諧的企業文化,一種無敵的企業精神,讓這個企業的效益蒸蒸日上,還能使企業的壽命源遠流長。
自我調試
作為管理者,千萬不要把自己當主人看,把員工當仆人使。員工雖是下屬,但也是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需要關心和鼓勵。現在的管理方法很多都在談激勵,但一般說的都是物質激勵。其實,真正能長久深入人心的,往往是情感的激勵。“感人心者,莫過於情。”真心地對待下屬,是對他們最好的激勵。
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作為管理者,要時常捫心自問:“員工為什麼願意跟著我拚命幹?”他們除了求生存,求發展之外,還有就是覺得這個領導不錯,他是真心待我們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隻有真心待人,才能贏得他人對你的真心。
所以,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真心對待員工,這樣才能贏得員工的真心。那麼,你的企業自然就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