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不可不知的投資心理學(1)(1 / 2)

01 鱷魚法則:放棄就是一種選擇

華爾街有句格言:“市場由兩種力量推動——貪婪與恐懼。”這種說法沒錯,但是過於簡單了。心理偏差往往會影響人們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而通過了解心理偏差,人們可以克服偏差,探尋投資大師們的心路曆程,提高財富水平。

名詞解釋

鱷魚法則,指當鱷魚咬住你的一隻腳時,你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犧牲那隻腳。智者說:“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通俗地說,就是你在處理一件事時,無論怎樣做都會有不良因素產生,那麼你就要分辨不同結果的不良影響,選其輕者而用之。這就是利害權衡的規則。

定律由來

鱷魚法則源自於鱷魚的吞噬方式:獵物愈試圖掙紮,鱷魚的收獲愈多。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紮,就被咬住得就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務必記住: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現實演繹

如果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你若試圖用手去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和手。你愈掙紮,就被咬得越多,甚至失去性命。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鱷魚法則。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做法應該是:一旦鱷魚咬住了你的腳,唯一求生存的辦法就是犧牲這隻腳。換而言之,當你發現自己的行動背離了既定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止,不得有任何延誤,不要存有任何僥幸、不舍得或不甘心。

很多人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但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結果還是陷入了鱷魚法則的陷阱。

曾經有兩個商人結伴出門做生意。在到達目的地前,他們需要乘船橫渡一條河。誰料,河水湍急,渡船觸礁沉沒了。船上的人都在激流中拚命向岸邊遊去,這兩個商人也不例外。

遊在前麵的商人發現夥伴不在自己身邊,便回頭尋找。他發現另一個商人在後麵遊得很慢,便著急地問:“你怎麼遊得那麼慢?你平時可比我遊得快多了呀!”另一個商人一邊艱難地遊著,一邊氣喘籲籲地說:“我背著1500塊金幣,很重啊!”

遊在前麵的商人很無奈,但求生心切,一時間也管不了那麼多,便一個人疲憊地上了岸。回望水中,他發現另一個商人仍舊扛著那箱錢艱難地遊著,急得他大叫道:“快把箱子拋掉,不然來不及了。”

水中掙紮的商人一邊向前遊,一邊斷續地說:“這可是我的……本錢……啊!”岸上的商人急得直跳腳,大喊道:“那些錢幾個月就能賺回來,保命要緊!”水中的商人沒有理會同伴的勸告,依然背著沉重的錢箱在水中艱難前行。

沒多久,一個大浪湧過來,岸上的商人再也看不到他的夥伴了,錢箱也隨之沉入水中……

人類自詡為最智慧、最高等的動物,有時候還不及一隻老虎聰明。我們經常會下意識地“把手伸進鱷魚嘴裏”,無法忍受或放棄本屬於自己但即將失去價值的事物。

自我調試

我們開始做一件事情,做到一半的時候才發現並不值得,或者會付出比預想多得多的代價,或者有更好的選擇,但此時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這種將錯就錯的做法使我們失去更多。

在投資的道路上,雖然我們的初始計劃都是美好的,但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預知的。一旦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我們就要學會平衡,若繼續堅持初始時的“美好計劃”並不能給我們帶來預期的美好收益,那麼,放棄就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02 羊群效應:成功投資,忌盲目無主見

名詞解釋

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指由於對信息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進而產生從眾行為。

定律由來

在一群羊前麵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即使把那根棍子撤走,後麵的羊走到這裏,仍會像前麵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現實演繹

老獵人聖地亞哥最喜歡聽狼嚎的聲音。在月明星稀的深夜,狼群發出一聲聲淒厲、哀婉的嚎叫,老人經常為此淚流滿麵。他認為那是來自天堂的聲音,因為那種聲音總能震撼人們的心靈,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老人說:“我認識這個草原上所有的狼群,但並不是通過形體來區分它們,而是通過聲音——狼群在夜晚的嚎叫。每個狼群都是一個優秀的合唱團,並且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以區別於其他的狼群。在許多人看來,狼群的嚎叫並沒有區別,可是我的確聽出了不同狼群的不同聲音。”

狼群在白天或者捕獵時很少發出聲音,它們喜歡在夜晚仰著頭對著天空嚎叫。對於狼群的嚎叫,許多動物學家進行過研究,但不能確定這種嚎叫的意義。也許是對生命孤獨的感慨,也許是通過嚎叫表明自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