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所以,培養不放棄的習慣對於一個競爭者尤為重要。下麵這些步驟對培養你的恒心有一定的幫助。
1.合理的計劃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表
如果沒計劃,東一榔頭西一錘子,是做不好工作的。設計合理的計劃表,不僅可以理順工作的輕重緩急,提高工效,而且可以在無形之中督促自己努力工作,按時或超額完成計劃。
製訂可行的工作計劃和執行計劃時要注意,也許你願意用硬性的東西約束自己,或希望有充分的靈活性,甚至等自己有了靈感的時候才動工。可是萬一你正好沒有靈感,整個禮拜都沒興致工作的話,怎麼辦呢?這樣下去,你就可能失去堅持下去的耐心,對自己的創造能力產生懷疑。
至少開始的時候,你可以為自己安排一段單獨的時間,試驗自己的專長。按照進度將使你做更多的工作——如果你想出類拔萃的話。如果你給自己安排的進度並不過分,可是你還是抗拒它的話,譬如,找借口拖延工作進度,那麼你就得研究一下自己的動機了。
計劃的製訂,將迫使你自問這個嚴酷的問題:我真的想做這件事嗎?即使進行得不太順利,我還能按部就班地做嗎?如果答案是“是”,那麼你是真的想得到成功,合理的計劃表可以幫助你堅持下去。
2.擁有越挫越勇的勁頭
有的失敗會轉眼被我們忘記,有些挫折卻會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傷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因為挫折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每個人都必須為目標奮鬥。如果你不繼續為一個目標奮鬥,你不僅會失去信心,還會逐漸忘記自己的目標。如果你不再繼續堅持的話,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成功地實現計劃所定的目標。
有時你也許會因為目前完不成一個小的目標,而改做其他的嚐試,這種隨便的做法是一種變相的放棄。千萬不要拿困難做借口,改作另一個計劃。
3.既然有計劃,就要實現它
當你堅持完成計劃的要求,實現成功的目標後,你會更加堅定地做完以後的工作,這對培養你的不輕言放棄的習慣會有很大的幫助——不把事情做完的話,你會覺得自己像個沒有誌氣的懶蟲。以後如果你不敢肯定是不是能把工作完成的話,就很難再開始做一件新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從事的工作可以隻花幾個小時,也可能花許多工夫。不管花多少時間,你都得麵臨這個問題:完成這件工作呢,還是放棄它?你最好從開始就搞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完成它,要不然你何必花這些心力呢!
如果你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員,你的成功目標就是成為這一領域的翹楚,那麼就不能單是把計劃完成,你必須把作品展示出來,接受別人的批評。不要把你的小說隻給一家出版社看,如果這一家不接受的話,就全盤放棄。你必須再接再厲,給很多家出版社看,一定要給自己的作品充分的機會。
如果你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已經付出了很多,那就堅持下去,也許最艱難的時候,也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
作為競爭者,一定要先鞏固到手的利益,再開拓新的市場。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扔一個,到最後什麼沒得到。也不要在對手的攻擊下就亂了分寸,慌了手腳,做出一些貿然的舉措和決策。無論何時,無論何種情形之下,抓緊到手的利益才是上策。
08 史密斯原則: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名詞解釋
史密斯原則,指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如果你不能打敗你的競爭對手,那麼就與他們合作。
定律由來
史密斯原則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前董事長約翰·史密斯提出的一條著名的策略型原則。即“如果你不能戰勝他們,你就加入到他們之中去”。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無論是合作還是競爭,說到底都是為了利益。
傳統的企業競爭通常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擊敗競爭對手,將其逐出市場,“有你無我,勢不兩立”是市場通行的競爭規則。但在新的形勢下,傳統的競爭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與競爭對手進行合作,建立戰略聯盟,即為競爭而合作,靠合作來競爭。
現實演繹
競爭,不單單意味著“你死我活”的爭鬥,也存在著“你為我用,我為你用”的合作。螳臂不能擋車,鳥卵不能擊石。如果不能戰勝對手,與其自尋死路,不如加入到他們之中去。學會與你的對手合作,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
從前,有一個農夫靠種地為生。一日,他見自己的農田旁邊長有三叢灌木,越看越不順眼。他認為這些灌木毫無用處,而且還耽誤他種地。於是,他決定把這些灌木砍掉當柴燒。可他並不知道,這每叢灌木中都住著一群蜜蜂。如果他把灌木砍了,那蜜蜂們就無家可歸了。因此,在農夫砍第一叢灌木時,裏麵的蜜蜂出來苦苦哀求:“親愛的農夫,您把灌木砍了也得不到多少柴火,請您行行好就看在我們為您傳播花粉的分上,不要砍這叢灌木了!”農夫看著這些令他討厭的灌木,搖搖頭說:“即使沒有你們,也會有別的蜜蜂為我傳播花粉的。”說著,掄起手中的斧頭把第一叢灌木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