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住院讓你感到了孤獨?如此下去,你知道未來還會有多少讓你感到孤獨的日子?到時候,當他和他的妻兒在一起享有天倫之樂的時候,你孤獨的心靈承受得了嗎?!”我頓了頓說,“其實,你已經朦朧地感覺到暫時的美妙掩藏著長遠的苦痛,所以我們才有今天的溝通,是嗎?”
“是的,我已經感到這是飲鴆止渴。”
正當我為她敢於直麵自己的心而欣慰時,她轉而問道:“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看清自己的心往往是自救的開始,我說:“有一句歌詞說‘我想有個家’……”
“我也想有個家,也想有一個情投意合的丈夫。他也不反對。”她說,“但是,至今沒有一個人給我當紅娘,再說誰是我中意的人啊,到哪裏去找啊!”
女處長所以陷入感情的困惑,除了以“否定作用”回避了以後將麵臨的苦痛,更重要的是以“合理化作用”掩飾了以前的真實心弁。因為合理化作用的實質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證明行動的正確性,所以她的話很多是自相矛盾的。
於是我分析道:你說是“和丈夫感情不好離婚的”,可事實上是你外遇在前而離婚在後;你說“不能傷害一個弱者”,可事實上已經深深傷害著一個弱女子的心靈;你說你對他“沒有依附感”,可事實上你是在他的身上尋求著一種精神依賴;你說“沒有人給我當紅娘”,可事實上以你的心弁和行為阻斷了給你當紅娘的人;你說找不到“中意的人”,可事實上是你根本沒拿心思去尋覓應該屬於你的人,根本沒有把感情的觸角從他身上移開……但這都是潛意識中的活動。人常常難於認識自己,就是因為這個潛意識。人在意亂情迷的時候就是這樣。現實生活中,誰都不可避免地運用過合理化作用這種心理防衛機製,間或地使用一回也不妨是一種有效的心理自救。但是,如果長期性地依賴性地使用合理化作用,就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了,其結果必將是使自己的生活陷入更深的困惑。
所以,不要再欺騙自己了。不錯,目前你的生命如日中天,你的事業飛黃騰達,你的生活優裕富足,當然有一個情人,也不缺少情愛與性愛,可以說你是幸福的。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家的女人來說,這幸福能有多久呢?
人都要有個家,女人年齡大了更需要有個家。因為隻有家才是心靈昀終的寄所,才能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四處遊蕩而得以安寧。何況還有孩子。你將來怎樣安頓自己的後半生,怎樣對孩子有一個交代呢?有時候,不管你有多少財富和權勢,都不能慰藉那顆孤零零的心。你就要走過中年,長此下去,到頭來那個男人會給你什麼呢?由此說,雖然你的處境關鍵是自己的意亂情迷所至,但不能說與那個男人無關。一個真正負責的男人,怎會忍心自己真愛的女人沒有了自己的家?
“謝謝您,我知道了。”久久地傾聽之後,她說。
心理谘詢師隻是幫助人看清自己的故事,看清自己的心。相信我們的交流會幫她走出意亂情迷,看清自己今天的生活以及未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