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勳:“何必來!”
何必來立正:“在!”
張紹勳:“成大事者,必須胸襟廣闊,容得下日月山川。”
“多謝師座教誨。”何必來轉而一想,道:“近來,我發現一個蹊蹺的現象,每到關鍵時刻,都會出現一個人……”
“誰?”
“沈芷蘭。師座您不覺得奇怪嗎?”
“必來,我覺得你心態不對,一方麵愛她,一方麵又恨她,難道愛之深就非要恨之切嗎?。”
“師座,我要是查出她是共產黨的奸細,您會怎麼辦?”
張紹勳:“我不是說了嗎,隻要你能拿出證據,我當然會公事公辦,絕不留情。”
這時畫外一聲“報告!”
隻見彭成儒走了進來:“師座。”
張紹勳:“沈先生後來跟你說了些什麼嗎?”
彭成儒:“他嘴上雖說不關心,其實內心十分痛苦,大頭哥和山虎違背當年諾言上山為匪,是他最不願看到的。先生今天的確失態了,請師座不必計較。”
張紹勳:“哪裏哪裏,看到先生有如孩童的率真性情,我對他的敬佩尤添幾分。”
彭成儒:“師座,不管怎樣,我將力勸大頭哥和山虎放下武器,招安投降。”
張紹勳:“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好!成儒你去準備一下,即刻上山——”
8.沈家大廳(黃昏、內)
“上山?現在就走?”沈家齊問道。
台式唱片機吱吱呀呀地響著:
想當年我待你恩德非小,上馬金下馬銀美酒紅袍。
官封到壽亭侯爵祿不小,難道說大丈夫忘卻故交……
成儒的造訪,顯然已打斷沈先生正聽京劇唱腔的雅致……
沈家齊:“成儒呀,你知道這是一出什麼戲嗎?”
“是《華容道》。”
“你說兩軍交戰,明知諸葛亮有預言在先,關公為什麼會放走曹操?”
“忠義!”
“關公的忠義之舉已成為後人楷模。一個連忠義都不講的人,又豈能為生死兄弟?”
“先生您這是讓我學關公關二爺?忠義固然要講,但成儒心中還有更為重要的,那就是——對三民主義的信仰!”
沈家齊頭也不回:“現在的三民主義,還是真正的三民主義嗎……成儒,你還年輕,有些事情,你慢慢就會明白的……”
彭成儒:“當然啊,大頭和山虎最聽您的話了,隻要先生能發個話,讓他倆棄暗投明走正道,就一定能……”
沈家齊:“你太抬舉我了……當年,大頭他爹臨死前讓你們弟兄三人立下誓言,今生絕不沾一個‘匪’字,可如今呢,共匪的共匪,刀匪的刀匪——他爹的話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我這個先生了!”
彭成儒:“先生,現在有了一個改邪歸正的良機,不能再錯過了,否則的話,悔之晚矣!”
沈家齊沒有答話,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眺望著花園裏的景色,隔了一會兒才輕聲地說:“……話又說回來,我雖然不讚成他倆為匪,可國軍就一定比赤匪、刀匪強嗎?”
“這——”彭成儒一愣:“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啊?赤匪、刀匪為害社會,黨國之大敵呀!成儒身為黨國軍人,赤匪、刀匪就是我的敵人,如果先生不願出麵勸阻,豈不是眼睜睜看著我們兄弟相殘?”
沈家齊:“正因為如此,我才給你說這番話。真正的兄弟之情,是什麼力量也隔不斷的,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才能真正體會得到——什麼叫兄弟之情!成儒你說得對,兄弟相殘,是我沈家齊最不願看到的……”說著從抽屜拿出一封信:“這裏我寫有一封信,切記,隻有你們兄弟三人都在場時,方能拆開,我要說的話全在這其中……”
“謝先生教誨!”成儒接過書信轉身走出。
9.沈家大院門口(黃昏、外)
成儒剛出大門,正巧碰到沈芷蘭。
芷蘭:“成儒哥,明天真的要走啊?”
彭成儒點頭:“嗯。”
沈芷蘭:“那線兒呢?”
彭成儒:“這幾天她一直吵著要跟我一起去見大頭哥,不知師座是否同意?”
沈芷蘭:“大頭哥現在是黑旗會的二當家,龍叫天年老多病,黑旗會老大的交椅遲早是他的,手下統領著千百號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會棄刀歸順嗎?如果你能帶線兒一同上山,情況興許大不一樣,畢竟是他的親妹子。”
彭成儒:“我也是這麼想的,可就是怕見了山虎……”
沈芷蘭:“這事你遲早要麵對,遲見不如早見,也讓山虎趁早死了這條心!”
成儒:“這……”
芷蘭轉身欲走。
成儒:“芷蘭……”
芷蘭回身問道:“成儒哥,有事嗎?”
成儒欲言欲止:“你……要小心提防有人使陰招暗害你,尤其是那個姓何的,不要走得太近。”
“是嗎?謝謝成儒哥的提醒。”
“不用謝,我一直都在想,先生家的大小姐,總不會是共產黨吧?”
而芷蘭卻丟給他一句話:“你此次奉命上山,必定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成儒哥,你自己更要小心謹慎,男子漢大丈夫,關鍵時刻決不能優柔寡斷!”
“我這就去找張師長,請求帶線兒隨我一同上山!”
10.三十二師師部(黃昏、內)
“什麼?你說什麼,你要帶線兒一同上山?虧你想得出這樣的餿主意!”聽了彭成儒向張紹勳的彙報後,何必來幾乎跳了起來。
張紹勳:“必來,你先聽成儒把話說完。”
彭成儒:“師座,我是這樣考慮的,單憑兄弟情誼,大頭哥和山虎都不會把我怎麼樣。但是,你要他們馬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線兒隨我一同上山,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何必來:“不行不行,要是勸降不成,匪徒將你二人扣下,我們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風險太大!”
張紹勳:“什麼事都有風險,勸降招安乃黨國大事,沒有風險還要你我黨國軍人幹嗎?舍不得籠中雞,就逮不住山中狼。我張某人從來不問過程,隻看結果。”
何必來無可奈何:“既然師座決意已下,我何必來無條件服從,隻是……”
張紹勳:“你說話怎麼老是吞吞吐吐的,成儒又不是外人,說,隻是什麼?”
何必來:“線兒馬上要和成儒辦喜事了,這婚禮總得有所準備,待到成儒凱旋,師座您不是要風風光光地替他倆操辦操辦嗎?所以,線兒這個時候去不太合適,再說,萬一在山上碰到武山虎……”
彭成儒:“這……”
11.沈家線兒臥室(黃昏、內)
線兒手裏拿著那截銀鎖,癡癡地看著。
彭成儒走了進來……
線兒迎上去“成儒哥,什麼時候上山?我都一年多沒見大頭哥了。”
彭成儒:“思來想去,你還是先別去萬虎山了。”
“為什麼?”
“一路上多有不便,再說三天後就是初九,是我們定下的婚禮日子,師長說要好好地操辦一下,待會兒有人接你去師部,布置布置咱們的新房,這幾天你就住在那裏,什麼地方也別去。”
線兒:“你上山,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兒?”
彭成儒:“你別這麼往壞處想,安安心心等我回來吧,俗話說,長兄為父,娘親舅大,隻要大頭哥答應招安,一切就會好的,不但能下山參加婚禮,而且我們幾兄妹又能過上往日平靜的生活。”
12.三十二師師部(黃昏、內)
“線兒必須留下……難道師長就不怕他帶婆娘上山反水,一去不回……”何必來正向張紹勳進言道。
張紹勳:“你的意思是把線兒扣為人質?”
“我可沒把話說得這麼難聽啊,”何必來繼續進言:“如果成儒勸降無果,就要調動軍隊和民團,造成兵臨山下之態勢,迫使萬虎山匪徒就範,必要時就重兵圍困、鏟平萬虎山!”
張紹勳冷笑:“談何容易呀,萬虎山地勢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能剿滅,還會談招安勸降呀!”
何必來:“隻要我們將他心愛的女人扣在祖司鎮,就算招安勸降無果,諒他彭成儒也不敢不回來!”
張紹勳:“必來,你這招是要將這三兄弟置於死地……”
何必來:“師座,防人之心不可無呀,不怕一萬,隻怕萬一。我有一種預感,此次他們兄弟相見的結局不妙呀,所以不得不防!”
張紹勳胸有成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對成儒此行充滿信心……據線報,赤匪早就在打黑旗會的主意,事不宜遲,成儒必須搶在他們之前趕到萬虎山!”
13.何家廳堂(黃昏、內)
“上萬虎山!”何老太爺詫異地問道。
何必來:“對!上萬虎山。”
“如果彭成儒上山招安成功,那今後石大頭、武山虎,不得與你同朝為官?如果讓這三個土匪崽子又搞到一起,我們何家將永無寧日,難道你大哥必成的仇就不報了?”何老太爺在廳堂中發怒道。
何必來:“殺父之仇,弑兄之恨,必來時刻銘記心頭。”
何老太爺:“那你還要把這兩個狗雜種招下山來?”
何必來:“要想把石大頭、武山虎招下山來,可能性不大,那隻是師座的一個美好願望罷了……”
管家何貴接話:“成儒上山招安,不等於放虎歸山!”
何老太爺:“哼!肉包子打狗—— 一去不回怎麼辦?”
何必來:“這個早就預料到了,我已想了個辦法,會在暗中將線兒扣住,諒他彭成儒不敢不回來。”
何老太爺:“那又有個屁用,必來,何不借官兵之手,尋找時機將這幾個小子連根鏟除!”
“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總得找個合適的由頭,讓國軍來對付他們。”
何老太爺:“必來,你自小聰明,相信你自會有辦法。”
何必來忽然計上心來:“阿公,我看我們不如這樣……”
14.三十二師師部大門口(黃昏、外)
上尉汪參謀牽著兩匹馬站在門口,何必來遞給他一個小包封:“……情況就是這樣,汪參謀,這是事先支付給你的賞金,事成之後,我們祖司鎮剿匪基金另有重賞。此次上山,不但要保護彭副官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摸清山上的暗道機關……”
汪參謀一邊將裝錢包封揣入懷中,一邊說:“二少爺你放心,我會見機行事的!”
正說著時,彭成儒在張紹勳陪同下來到大門口。
彭成儒一看門前的何必來、汪參謀以及牽的兩匹馬,不解地問:“師座,這?”
“哦,為了你人身安全,我擅自做了個主,讓汪參謀隨你一同前往,相互也有個照應……”何必來搶先解釋著。
“我說過了,隻是兄弟見麵……怎麼會有意外呢?”成儒說。
“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帶個外人去見大頭哥,不方便吧?”
“必來,既然成儒執意不想帶人上山,那就隨他去吧!我向來不問事情的過程,隻看結果!”張紹勳解圍地說著,轉身又對成儒:“此行山高路遠,你肩上責任重大,成儒呀,盼你凱旋。”
彭成儒:“為了黨國大業,成儒當竭盡全力。”說罷翻身上了馬,他身穿長袍大褂,看上去儼然一個生意人。
“噢!成儒,”張紹勳忽然想起,“我有一樣東西送你。”說著他拿出一支小手槍,遞給彭成儒。
彭成儒:“德國造勃朗寧,這是委座送給師座的心愛之物,我不能收。”
張紹勳:“帶上吧,委座當年教誨‘不成功,則成仁’!一旦勸降招安不成,可做防身之用;萬一出了意外,就以鳴槍為號,我會派人接應你!”
彭成儒:“師座,這……”
何必來:“你也太自信了,自古為了權位,有父子之鬥、兄弟相殘。你是黨國軍人,必須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記住,山上槍聲一響,就意味著勸降招安失敗,我們會采取相應補救措施。”
張紹勳:“成儒,不是你一個人在行動,我和我們的將士都在你的身邊,祝你馬到成功!”
“是!”彭成儒隻得收下手槍,“多謝師座。”
張紹勳:“送你一句陸放翁的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去吧,一路保重。”
彭成儒朝他敬禮,“啪”地一揮鞭,策馬而去,漸漸地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