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區分老婆與情人的真愛(3 / 3)

小女生說:“哎呀呀,星期天早上能讓我睡夠了,最快樂!”

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心理醫師每天要看許多病人,並且要很有耐心地傾聽病人述說心中的憂鬱和焦慮。他每天所接觸的都是一張張愁眉苦臉,所以被那些不快樂的情緒感染得也很不快樂,日子一久,他覺得心中的壓力非常大。為了平衡自己的情緒、緩解壓力,他時常去看喜劇,而且專門挑喜劇節目讓自己開懷大笑一番。

有一天,心理醫師的病人又是一個接一個,他正低頭在一位病人的病曆卡上記錄診斷結果,卻聽到一個很熟悉的聲音說:“醫師,我很不快樂,生活中沒有什麼能夠讓我開心的事情,活著實在是沒有什麼意義,我真想死。”

心理醫師抬頭一看,卻看到一張熟悉的麵孔,他居然是讓自己捧腹大笑的喜劇演員。

這樣的巧遇,心理醫師不禁啞然失笑。他低頭想了一下說:“這樣吧!你我交換,我當一天喜劇演員,你當一天心理醫生,怎麼樣?”

喜劇演員原本以為醫師在開玩笑,但是看他一臉認真的表情,又不像是開玩笑,於是考慮片刻,接受了這個建議。

喜劇演員扮演了一天“代理醫師”,除開藥方由在幕後的真醫師開列之外,他有模有樣地詢問病人的病情,並且努力開導病人要尋找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

心理醫師在喜劇演員的教導之下,也演了一出喜劇。他忘卻了自己的醫師身份,在舞台上裝瘋賣傻,惹得觀眾捧腹大笑。心理醫師站在舞台之上,看到台下有這麼多的笑臉,他的心情也好極了。

之後兩人又恢複各自的身份。有一天,喜劇演員又掛號來看心理醫師。

“醫師,我找到了平衡點,現在我知道了,其實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我的每一個喜劇動作所引起的每個笑容是我的成就。我不想死了,因為我的存在可以幫助那麼多不快樂的人,讓他們獲得生活上的平衡。”喜劇演員容光煥發地說。

心理醫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是啊!我也要謝謝你讓我有機會知道,我也有能力製造許多的笑臉。”

從此以後,當病人坐在候診室等候看病時,都能聽到由心理醫師的診療室中所傳出來的幽默話語和病人的哈哈大笑聲。

幸福無處不在

人生的目的是幸福。幸福大多是主觀的,它原本就深植於人人們心中,在生存需求的滿足中。因而,幸福無所不在。

人有生理上的需要,所以離不開物質生活。盡管金錢能買到一切物質的東西,可以充實入的物質生活,但是人的精神生活,卻不是有了錢便能滿足的。

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過得如何舒服,活得多麼安逸,而是要活得心安理得,快樂充實,充分地把生命的價值發揮出來。

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是來自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智慧和:修養。金錢無法購得知識和學問,不能增進人的道德水準和涵養功夫,這一點是絕對無法否認的:不然的話,富人個個都是快活神仙了。

有個叫杜朗的人曾敘述過他尋找幸福的經曆:

他先從知識裏尋找,得到的是幻滅:從旅行裏找,得到的是疲勞;從財富裏找,得到的隻是爭鬥和憂愁;從寫作中找,得到的隻是勞累。

難道知識、旅行、寫作,與幸福快樂絕緣嗎?顯然不是,是杜朗的心態出了問題。後來,他改變了消極的態度,就有了幸福的新發現。

在火車站上,他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走下列車後,徑直來到一輛汽車旁,先吻了一下車內的妻子,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妻子懷中熟睡的嬰兒——生怕把他驚醒。然後,一家人就開車離開了。杜朗由此感慨道:生活中的每一正常活動都帶有某種幸福的成分。

對於某個人來講,你可能是幸福的、滿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

決定你幸福與否的因素隻有一點——你接受積極還是消極心態的影響,而這個因素是你所能控製的。

心理學家說:幸福與心態的積極與否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人決心獲得這種幸福,那麼就能得到這種幸福。而心態消極的人不僅不會吸引幸福,相反還排斥幸福。即使幸福悄然降臨到身邊時,也會毫無覺察,或者失之交臂。

有一則寓言說,有一個老人,在臨死前對兒子說:

“孩子,我快死了,我希望你過上好日子。”

兒子說:“父親,你告訴我,怎麼才能使生活幸福?”

父親答道:“你到社會上去吧,人們會告訴你找到幸福的辦法。”

父親死了,兒子就出發了,到外麵的世界去找幸福。他走到河邊,看見一匹馬在岸上走,這匹馬又瘦又老。馬問:

“青年人,你到哪裏去?”

“我去找幸福,你能告訴我怎麼找嗎?”

“小夥子,你聽我說,”馬回答道,“我年輕時,隻知道飲水,吃草籽,我甚至把頭轉到食槽裏,就會有人把吃的東西塞進我嘴裏。除了吃以外,別的事我什麼也不管。所以,當時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幸福的了。可是現在我老了,別人把我丟棄了。所以我告訴你,青年時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千萬不要像我過去那樣。不要享受別人給你準備好的現成東西,一切都要自己幹,要學會為別人的幸福而高興,不要怕麻煩,這樣,你就會永遠感到幸福。”

青年繼續走下去。他走了很多路,在路上碰到一條蛇。蛇問:

“小夥子,你到哪裏去?”

“我到世界上去尋找幸福。你說,我到哪裏去找呢?”

“你聽我說吧,我一輩子以自己有毒液而感到自豪。我以為比誰都強,因為大家都怕我。我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其實大家都恨我,都要殺死我。所以,我也要避開大家,怕大家。你的嘴裏也有毒液,所以,你要當心,不要用語言去傷別人,這樣你就一輩子沒有恐懼,不必躲躲閃閃,這就是你的幸福。”

青年又繼續朝前走了。走啊,走啊,看見了一棵樹,樹上有一隻加裏鳥——它的淺藍色羽毛非常鮮豔、光亮。

“小夥子,你到哪裏去?”加裏鳥問。

“我到世界上去尋找幸福。你知道什麼地方能找到幸福嗎?”

加裏鳥回答說:

“小夥子,看來,你在路上走了很多日子了,你的臉上滿是灰塵,衣服也破了,你已變樣了,過路人要避開你了,看來,幸福同你是沒有緣分了,你記住我的話:要讓你身上的一切都顯得美,這時你周圍的一切也會變得美了,那時你的幸福就來了。”

青年回家去了,他現在明白:不必到別的地方找幸福,幸福就在自己身邊。

還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人曆盡艱險去尋找天堂,終於找到了。當他欣喜若狂地站在天堂門口歡呼“我來到天堂了”時,看守天堂大門的人詫然地問他:“這裏就是天堂?”歡呼者傻了:“你難道不知道這兒就是天堂?”

守門人茫然搖頭:“你從哪兒來?”

“地獄。”

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敗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了,幸福便是天堂。總之,若沒有其中一樣,你斷然不會擁有另一樣的。天堂是地獄的終極,地獄是天堂的走廊。當你手中捧著一把沙子時,不要丟棄它們,因為金子就在其問蘊藏。

對我們來說,幸福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又能擁有輕鬆休憩的時候。

幸福是擁有一些熟悉、不需客套的朋友,能夠相互分擔、分享彼此的煩惱、不快;盡管觀點有所差異,卻永遠相互尊重。

幸福是擁有一些舒適的工作間;書架上列滿了各式各樣自己喜歡、對自己有益的、啟發的書,筆筒裏都是自己所珍愛的文具,四周有綠色植物芳馨圍繞,還有一把坐再久都能覺得舒適的坐椅。

幸福是冬天泡個熱水澡,夏天與家人大啖冰西瓜。

幸福是當自己自由閑適地彈奏,沉浸於巴赫、貝多芬的樂曲時。

幸福是擁有相互了解的人生伴侶,擁有身心的平和與寧靜,不管境況是順是逆,都能知足常樂、惜福感恩。

幸福是自覺到每天在人生的各個方麵都有所成長,享有一種更具成果與創造性的生活。

幸福是與過去和睦相處,將目光對準現在,對未來保持樂觀。

幸福是當我們對自己及周圍環境或人生目的感到滿足、和諧的一種狀態。人生的幸福大多是主觀的,因而,幸福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