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在批評中加點糖(2 / 3)

困難的也許是美好的

最美好的事往往也是最困難的。

愛默生也曾說過:“真正的快樂不見得是愉悅的,它多半是一種勝利。”沒錯,快樂來自一種成就感,一種超越的勝利。

有一位住在佛羅裏達州的快樂農人,他曾將一個注定失敗的現實變成走向成功的道路。當他買下農田時,他心情十分低落。土地貧瘠,既不適合種植果樹,也不適合種莊稼,甚至連養豬也不適宜。除了一些矮灌木與響尾蛇,什麼都活不了。後來他忽然有了主意,決定將負債轉為資產,他要利用這些響尾蛇。於是不顧大家的驚異,他開始生產響尾蛇肉罐頭。之後的幾年,幾乎每年有平均兩萬名遊客到他的響尾蛇農莊來參觀,他的生意好極了。他將毒液抽出後送往實驗室製作血清,蛇皮以高價售給工廠生產女鞋與皮包,蛇肉裝罐運往世界各地。甚至當地郵局的郵戳都蓋著“佛羅裏達州響尾蛇村”,可見當地人很是以這位農人為榮。

一些社會學家曾對許多身體有缺陷的成功人士進行分析,最後得出結論:這些人的成功大部分是因為某種缺陷激發了他們的潛能。威廉·詹姆士曾說:“我們最大的弱點,也許會給我們提供一種出乎意料的助力。”

沒錯,彌爾頓如果不是失去視力,可能寫不出精彩的詩篇;貝多芬則可能因為耳聾才得以完成更動人的音樂作品;而海倫。凱勒的創作事業完全是受到了耳聾目盲的激發。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這麼悲慘,逼得他幾乎要自殺,他可能難以創作出不朽的《悲慘交響曲》;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因為本身命運悲慘,才能寫出流傳千古的動人小說。

達爾文在英國誕生的同一天,在美國肯德基州的小木屋裏也誕生了一位嬰兒。他也是受到自己缺陷的激發而成功的,他就是亞伯拉罕·林肯。如果他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學的法律學位,又有圓滿的婚姻,他可能永遠不能在葛底斯堡講出那深刻動人、不朽的詞句,更別提他連任就職時的演說——可算得上是一位統治者最高貴優美的情操,他說:“對人無惡意,常懷慈悲於世人……”

冰冷的北極風造就了愛斯基摩人。我們什麼時候相信人們會因為舒適的日子,沒有任何困難而覺得快樂?剛好相反,一個自憐的人即使舒服地靠在沙發上,也不會停止自憐。反倒是不計環境優劣的人常能快樂,他們極富個人的責任,從不逃避。

如果你正處於極端失望與自怨自艾之中,這裏有兩個我們起碼應該一試的理由,這兩個理由保證我們試了隻有更好,不會更壞。

第一個理由:我們可能成功。

第二個理由:即使未能成功,這種努力的本身已迫使我們向前看,而不是隻會悔恨,它會驅除消極的想法,代之以積極的思想。它激發創造力,促使我們忙碌,也就沒有時間與心情去為那些已成過去的事憂傷了。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歐爾。布爾在巴黎的一次音樂會上,忽然小提琴的A弦斷了,他麵不改色地以剩餘的三條弦賽完全曲。佛斯狄克說:“這就是人生,斷了一條弦,你還能以剩餘的三條弦繼續演奏。”

接受事實克服生活中的不幸

成熟是什麼?是一個人蛻去幼稚淺薄的蛹衣,生長出美麗自由的蝶翼。要成為一個成熟而有魅力的人,第一步應該是敢於承擔既成事實,感動自我走向成熟。

一位21歲的年輕人,家就住在沙塵風暴地帶內,雙親終其一生都在為生存而與風暴及幹旱奮戰。

自從雙親過世之後,年輕人便擔負起家計的重擔,直到有一天,他們實在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農作物可以收割,農倉裏一無所有,他們就要餓肚子了。年輕人眼望著農舍屋頂上麵的塵埃,卻也隻能一籌莫展地坐著發愁。忽然,他8歲的小妹妹開門走進來,身旁還跟著一個她的好朋友。

“吉米,你可以給我10美分嗎?”她急切地問道:“我們想到店裏去買些餅幹,我們每個人都需要10美分。”

吉米久久說不出話來——因為他想不出一個好理由來拒絕。但他沒有10美分,搜遍了全身的口袋也找不到10美分。“妹妹,非常對不起。”他溫和地說道,“我沒有10美分。”

當天晚上,吉米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因為他永遠也忘不了妹妹臉上失望的表情。有生以來,他曆經過不少打擊——雙親去世、工人離職、沙塵風暴的襲擊……但沒有一次像今天一樣——他居然沒有10美分可以滿足自己年幼的小妹妹……這麼微不足道的要求……難道自己連這麼一點要求也無法滿足她嗎?吉米想了許久,決心要采取一些行動。就在天色將亮的時候,他也終於下定了決心,並想好了整個計劃。

吉米一直想當一名教師。但是自從雙親過世之後,他以為自己最好留在家裏,以擔負起農場的工作。但是,眼見農場一再受到沙塵暴的摧殘,使他不得不考慮從事其他的工作。於是第二天,吉米到鎮上給自己找了一份臨時工作,從那時起,他借來許多書,每天都認真研讀到深夜,以準備有朝一日能得到他真正想要的工作——當一名教員。果然,他後來終於在一間鄉村學校找到教職。由於他努力不懈,不但終能如願以償,也贏得了鄰居的讚美與尊敬。

走向成熟具有成熟心靈的人,不會陷於自己的不幸當中,而是勇敢地去麵對它、接受它,然後想辦法加以克服、解決。他們不會去乞憐、不會絕望,也不會去找借口逃避。

1945年8月,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後兩天,瑪麗·布朗太太走進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自家住宅,靜聽屋子裏的寂靜與空虛。

好幾年前她的丈夫死於車禍;接著,與她住在一起的母親也因病去世。悲劇的發生經過是這樣的:“當許多鍾聲和汽笛聲都在宣告和平再度降臨的時候,我惟一的兒子達諾卻在此時去世了。我已失去了丈夫和母親,如今兒子一死,我是完全孤孤單單的了。”

“孩子的葬禮結束之後,我獨自走進空蕩蕩的屋子裏。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種空虛、無依無靠的感覺。世界上再也沒有一處地方比這更寂寞的了。我幾乎整個人充滿了哀傷和恐懼,我害怕今後將獨自一人生活,害怕整個生活方式將完全改變,而最可怕的,莫過於我將與哀傷共度餘生,這才是最讓我感到恐懼的。”

接下去的幾個星期,布朗太太完全生活在一種茫然的哀傷、恐懼和無依無助的感覺裏。她迷惑又痛苦,全然不能接受所發生的一切。她繼續描述道:“漸漸的,我明白時間會幫助我治療傷痛。隻是時間過得實在太慢了,我必須做些事來忘記這些遭遇。因此,我再度回去工作。”“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也逐漸對生活再度有了興趣,如朋友、同事等。一日清晨,我從睡夢中醒過來,忽然認識到所有不幸均已成為過去,以後的日子一定會變得更好。我知道‘用頭撞牆’的舉止是愚蠢可笑的,是不能麵對現實的表現。對於這些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時間已教我如何承擔下來。”“整個改變進行得十分緩慢,不是幾天或幾個星期,而是逐漸來臨。總而言之,它發生了。”

“現在,當我回過頭去再看那段生活,就會感到好像船隻雖然曆經一場巨大的風浪,如今已重駛回風平浪靜的海麵上。”

不幸遭遇並非就是世界末日。有時候,它還是促使我們采取行動的催化劑,對改善狀況大有必要。它能使我們的才智變得靈敏,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第一步,我們先得接受既成事實。

忍耐是戰勝挫折的惟一良方

一個人的發展往往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有不少是自己無法把握的:工作不被認同、才能不被重用、職業發展受挫、上司待人不公平、別人總用有色眼鏡看自己……這時,能夠拯救自己出泥潭的隻有忍耐。比爾·蓋茨曾告誡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社會是不公平的,這種不公平遍布於個人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在這一現實麵前,任何急躁、抱怨都沒有益處,隻有坦然地接受這一現實並忍受眼前的痛苦,才能扭轉這種不公平,使自己的事業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莎莉·拉斐爾很早就立誌於播音事業。但由於當時美國各家無線電台都約定俗成地隻聘用男性,所以,當她在各家電台應聘時,都被認為不能勝任這類工作而屢遭拒絕。

後來,她在紐約的一家電台找到一份工作,僵不久卻以“趕不上時代”為由遭到辭退,結果又失業了。

一天,她向一家廣播公司的負責人談起她的節目構想。“我相信公司會有興趣。”那人說。但此後不久那人便離開了公司,她的美夢破滅了。後來,她又找到公司另外兩名職員,卻被要求主持她最不擅長的政治節目。

但是,她並沒有退縮,而是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自己的勤奮,使她主持的節目一時間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

“我遭人辭退18次,本來大有可能被這些遭遇所嚇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結果相反,這鞭策我勇往直前。”拉斐爾自豪地說。

如今,莎莉·拉斐爾己成為著名的自辦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每天都有800萬觀眾收看她的節目。

莎莉靠著堅忍的毅力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她不但沒有喪失信心,反而勇敢地麵對一切,用積極的心態贏得了最終的成功。

忍耐的精神來自於平常心

許多人常常會對社會抱有天真的幻想,認為成功的機會很多,獲得成功很容易。但當他們屢次碰壁後便會產生挫敗感,懷疑自己,懷疑一切。有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開始時懷著遠大的抱負,想幹出一番事業,卻因幾次受挫而放棄自己的理想。

其實,在現實中的競爭往往都是激烈而殘酷的,從你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就已經跟隨在你左右了。這個時候,你需要用一顆平常心來麵對所有的不如意。當你處於患得患失的憂慮中或是煩躁的狀態時,忍耐也就不存在了。

外界的事物什麼樣,這由不得你去選擇和控製,但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這可以由你自己做主。麵對挫折和困難時,能否使自己像駱駝一樣堅忍,關鍵就在於你能否以一顆平常心去麵對。

張薇大學畢業後求職受挫,最後終於在一家小公司裏謀得一份業務員的工作。盡管與她名牌大學的學曆不符,但她不計較,因為她懂得:一個人隻有把自己的心靈回歸到零,用一顆平常心學會忍耐,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才會取得事業的發展。麵對著刁鑽的同事和無理取鬧的客戶,她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在學習,我要堅持。她咬緊牙關,忍受著各方麵的壓力,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總結經驗,積攢力量。兩年後,憑借著出色的業務能力和堅忍的態度,她成為該公司的業務經理。

很多人之所以會有受挫的感覺,就是因為他們的心靈裝得太滿了。隻有把自己放空,將每一次挫折都視為一個新釣開始、一次新的體驗,不計較……時的得失,也不計較個人的感受,一切以平常心處之,這樣在麵對逆境時,很自然地就會變得堅忍起來,一旦機會來臨便能牢牢抓住。

任何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都是曲折的,不管你是誰,都不能保證永不會遭遇挫折的侵襲。你必須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堅忍地去麵對逆境,用執著的信念支撐自己朝目標前進,終有一天會迎來事業的綠洲。

從孤獨中尋找力量

忍受孤獨,是一種毅力,那麼享受孤獨,便是一種情趣,一種境界,就像一杯沒有放糖的咖啡,隻有當你輕呷一口,慢慢適應它的苦澀,才能品味出其中獨有的香味。

在現實生活中,要能夠成就一番事業,做出巨大的成就,必須有不同凡響之處。其中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些非凡的目標。在一定的時間內,這些非凡的目標常常是普通人所難以理解的,因而難免會招致眾人的反對、批評。這時,你自己常常會是一個孤獨的人。尼采認為,強力意誌的最大作用,就是塑造一個有個性的人。目前人類的悲哀之處就在於人失去了個性。

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所想要的,而是為了適應統一性的要求。誰一旦要超出統一的格式,立刻會遭到誹謗,受到打擊,成為孤家寡人,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尼采告訴人們,要做一個有個性的人,要隨時準備忍受孤獨。孤獨是天才的命運,是強者的伴侶。

要想真正做一番事業就必須能夠忍受孤獨。但是這絕對不意味著,人為地去造成自己與大眾的隔離。個人總歸是生活在社會之中,個人的所作所為要想有價值,要想對社會有所貢獻,就必須盡可能把自己和社會公眾聯係起來。孤家寡人,孤芳自賞都是不可取。應該盡可能地和更多的人發生聯係,尋求更多的人的支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不要以救世主的態度來對待眾人。應該把自己融入社會公眾的生活之中,社會的發展之中,隻有這樣才有可能為社會所理解,所承認,從而不再孤獨。要盡可能尋求更多的支持,這樣個人的作用才能發揮出來,才能實現個人價值。

在現實生活之中,總是會有一些人過於孤獨、過於孤芳、自賞,導致一些可悲的結局。

學會審時度勢

中國有句俗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老祖先的話道出了世間人情,頗具智慧,但在現代人際交往中,我們有必要對此話更好地領會與運用。

“不得不”充滿了一種無奈、勉強、不情願,這種“低頭”太痛苦了,因此我們有必要將此話改為“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

當然,我們這裏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而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

所謂的“屋簷”,並非實指,說得明白些,就是指別人的勢力範圍。換句話說,隻要你身處這種勢力範圍之中,並且得靠這種勢力生存,那麼你就在別人的屋簷之下了。這屋簷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頭挺立,但現實中的這種屋簷不多!大部分人的屋簷都是低的!也就是說,進入別人的勢力範圍時,你會受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排斥和壓製,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欺壓。難免不會出現這種情形,除非你能頂天立地,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或者是個強人,不用靠別人來過日子。可是誰能保證一輩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別人屋簷下避風躲雨呢?所以,當你在別人屋簷之下時,就有必要對自己的心態作一下調整了。

隻要是在別人的屋簷下,就一定要低頭,不用別人來提醒,也不用自己頭撞屋簷才去低頭!這是一種主動的態度,沒有絲毫勉強。

而且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不會因為不願低頭而碰得頭破血流。

2.因為你主動自然地低下了頭,而不至於成為顯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