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個人修養
警察個人修養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完備的法律觀念,大局觀念,關心天下大事,熟悉各民族習俗。
(三)培養積極的情緒
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許太遙遠,但保持清醒的頭腦卻是無論如何都該做到的。當然還要形成與社會占優勢的情感相一致的情感,這是警察的職業特點所決定的。
(四)注意協調好人際關係
要學會同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並與自己所接觸的絕大多數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關係。當然在這點上要注意有正確的交友觀念。
(五)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在業餘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閱讀、音樂、書法、繪畫等。同時注意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以調劑業餘生活。
(六)加強體育鍛煉
身體和心理二者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體育鍛煉可以消除抑鬱的情緒,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從而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必須記住的是:鍛煉貴在有恒。
軍人如何進行心理保健
軍人職業具有環境複雜、條件艱苦、強製性強、集中統一、機動性大、任務艱巨、危險性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軍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一般說來,軍人的心理健康應具備下述條件:①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樂於奉獻;②具有應付各種複雜情景的能力,不畏艱險;③能夠正視現實,抵禦挫折;④精力充沛,積極向上,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⑤能夠正確自我評價,自信、自尊、自製;⑥樂於交往,善於合作,能夠保持和發展融洽互助的軍人關係;⑦情緒穩定、樂觀、開朗,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並不排斥應有的享受;⑧善於發揮自己的軍事技能,在緊急情況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要達到上述條件,軍人首先需要不斷在軍事環境中進行艱苦地磨煉,需要頂住各種挫折,特別是能夠經得起戰場情景的嚴峻考驗;其次要培養自己健康的人格,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運用正確的策略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第三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善於處理各種衝突,能克服困難並正確麵對挫折。當然,警察與軍人的職業有相似之處,因此,前一節的內容可以一並作為軍人心理保健的參考。
職業活動中的心理保健
每一種職業都有其自身特點,卻也有著彼此共通的東西。健康的職業心理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基礎,我們在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中,要像注意身體健康那樣去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這裏我們談談職業活動中的心理保健的共同原則。
(一)腦力勞動者要注意科學用腦
在工作中,為了晉升,為了加薪,有人往往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去苦苦思索和實踐,使大腦長時間處於緊張而不得休息的狀態下,這就容易導致精神耗竭,出現用腦過度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應當注意采取適當的方式使大腦得到必要的休息。休息的方式主要有動靜兩種。“動”的方式就是指活動,如跑步、打球、遊泳、溜冰等,“靜”的方式主要是指睡眠、小憩等。另外還應當注意充分利用大腦工作的最佳時間(如上午9~10點),加強腦營養,多吃點雞蛋、瘦肉、蔬菜、水果之類的食物。
(二)培養良好的人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一個人的人格不僅較長時期地穩定地影響著他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以及人際關係、處理各種問題的方式與效率,而且往往與某些疾病的發生有著較為密切的聯係。因此培養良好的人格不僅可以有助於事業的順利和成功,而且會預防心理疾病,保證身心健康。
有了良好的人格,就會樂於合群,與同事、領導、親人、朋友友好、和睦相處,在自己的周圍建立和保持一種協同、融洽的人際關係,就會心情舒暢、精神飽滿,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反過來又會幫助形成積極樂觀,開朗豪爽的性格。
(三)保持快樂的心情
一位心理學家說:“當你無比快樂時,你的智力也是無與倫比的,同樣,當你憂傷、抑鬱、驚恐或迷惘時,思考能力就會每況愈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保持快樂心情對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有多麼重要。
要想保持好心情,首先要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做人不必講求十全十美,強迫自己追求完美,不但會引起沮喪、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有礙健康,而且會在工作效果、人際關係、自尊心理上導致挫折感。當然,一旦遇到了挫折應視為正常現象,並努力去克服麵臨的困難,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心理的平衡。
要想保持好心情,還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這一點在前麵的章節我們已談過,這裏就不再贅述。
在充分了解上述三點的內容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自身特點,更進一步地進行自我保健。
下崗職工如何進行心理保健
在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實行計劃體製到70年代,全社會基本上消滅了顯性失業現象。而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逐漸建立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曆了轉軌改製,優化勞動組合改革的企業職工,有的在一夜之間就麵臨下崗的現實,連維持生計都成了問題,這對那些曆來把國有企業看作是“金飯碗”的職工來說,眼前的處境是難以接受的。
然而下崗是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的結果,不是個人力量所能控製的事情。因此,下崗職工應盡快從困惑中走出來,重新麵對現實,以坦然、健康的心態度過困難期,再揚生活的風帆。積極主動地自我調節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麵入手:
(一)改變消極的認識,重新振奮精神
多數職工下崗不是由於自身工作不努力,而是由社會原因造成的。下崗不等於自身價值的喪失,不必過分沮喪消沉。要認清改革過程中下崗的不可避免性,認清這是競爭時代優勝劣汰的規律:不要把下崗看作大難臨頭,而要把下崗當作人生的又一次選擇,要看到挑戰中蘊藏著的新機遇:下崗使我們有了一個再“充電”、再發展、重新塑造自我的機會,很可能我們會就此走上一條以前根本就想不到的成功之路。認識修正了,心態就平和了,新的生活也就開始了。
(二)重新打量自己,下力氣提高自身素質
下崗職工應該認真全麵地對自己進行分析,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短處,發揮自身長處,避開自身短處,去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服務行業),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積極參加職業、學曆、技能培訓,以掌握新的生存本領,當然還要掌握市場需要,學習再就業的技巧,克服盲目性,增加預見性,提高應變能力。
(三)排解不良情緒,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每一個遭遇下崗,失去工作和生活保障的人,都會產生苦悶、煩躁、失落、憤怒等不良情緒。如果任由這些消極情緒長期堆積,我們的健康就會受到極大的損害。所以下崗後我們應接受親人和朋友的關懷、支持,通過傾訴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緒,以那些失業不失誌、自強不息、辛勤創業的人為榜樣,激勵自己,盡快從下崗的陰影中走出來。
(四)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尋求再就業
下崗職工能否盡快走出困境取決於能否盡快再就業。現實中,不少下崗職工遲遲不能再就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受舊的擇業觀的束縛。因此要轉變就業觀念,克服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強自立意識,積極主動向市場要機會;克服求全、求穩心態,增強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放棄一輩子隻能從事一個職業的思想;克服追求安定、盲目攀比、好麵子心理,不怕工作苦和累,不認為崗位有貴賤之分,樹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觀念,用勞動去換取報酬。
總之,要明白下崗不僅是政府、社會、企業的事,也是下崗職工自己的事,隻有自強不息,滿懷信心地下工夫去創造明天美好的生活,才能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