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鬆溪和秦昊一路奔波,終於抵達了延州,一下車,張鬆溪顧不上舟車勞頓,便馬不停蹄地前往見他老人家。

到了地方,張鬆溪整了整衣衫,懷著崇敬與期待,邁進了房間。他老人家看到張鬆溪,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熱情地招呼他坐下。

“鬆溪啊,你終於來了,榆林那邊情況咋樣?”他老人家關切地問道。

張鬆溪挺直腰杆,認真地開始彙報:“這一年榆林變化可大了。資金到位後,基建全麵鋪開,我們規劃了道路、橋梁,還有建築布局。我每天在各個工地跑,和工人們一起解決了不少技術難題。”

他一邊說,一邊拿出準備好的建設計劃與成果報告,遞到他老人家手中。“在工業上,我們建起了彈藥廠、被服廠、手榴彈廠,還開設了卷煙廠、酒廠和生活用品廠。農業方麵,組織農民改良土地、修建水利,現在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商業也繁榮起來,製定了優惠政策,吸引各地商人,規範了市場秩序。”

他老人家翻閱著報告,不時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張鬆溪接著說道:“這不,答應蒙古部落阿日斯蘭首領的路也修通了,他看到成果,追加了投資,我們已經完成擴軍了,現在有一個騎兵旅,步兵組建了三個旅,九個團,共一萬八千人。”

彙報完工作,張鬆溪想起帶來的禮物,連忙讓秦昊把香煙和酒拿進來。“老人家,這是我們榆林自己工廠生產的香煙和酒,您嚐嚐。”

他老人家拿起一包香煙,放到鼻子前聞了聞,讚道:“嗯,這香味醇厚,不愧是你們榆林的產品,你們幹得好啊!”

張鬆溪見時機成熟,便開口說道:“我這次來,還有個想法想跟您說。我想辭去榆林市長的職務。”

他老人家微微挑眉,神色平靜,似乎早有預料,“哦?說說你的想法。”

張鬆溪神色堅定,條理清晰地闡述起來:“現在局勢越來越緊張,小鬼子馬上就要進入華北,全麵抗戰一觸即發,接下來的半年,我想把全部精力放在部隊上。

紅軍將來肯定要進軍華北地區,我打算在這之前,慢慢向綏遠、晉省活動。綏遠和晉省地理位置關鍵,我們提前布局,建立起物資轉運路線,將來抗戰全麵爆發,部隊調動、物資運輸都能更順暢。

而且,晉省有太原兵工廠,我想試試能不能從那裏搞點技術和設備出來。榆林這一年發展起來了,工業基礎有了,如果能得到太原兵工廠的助力,完全可以打造成一個穩固的後勤基地,為前線提供堅實的物資保障。”

他老人家認真聽完,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鬆溪,你的考慮有道理。榆林是你一手搞起來的,人員班子你確實用得順手,我原本是希望你能繼續兼顧榆林的建設。

不過,你說的進軍華北、打造後勤基地的想法很有前瞻性。現在確實到了為全麵抗戰做充分準備的時候,軍事工作刻不容緩。”

他稍作停頓,目光堅定地看著張鬆溪,“行,我同意你卸任榆林市長的職務,接下來你就專心抓部隊建設和前期布局工作。但榆林的發展也不能落下,你要和後續接任的同誌做好交接,把經驗傳授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