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油田開發初期的日日夜夜(2)(1 / 2)

人心向往黑油山

第二口井又出油了。初期日產量幾十噸,人心備受鼓舞。人們的認識被實踐打破了。原來以為沿南黑油山——南小石油溝——深底溝長近20公裏,隻有這三個小構造,類型差不多。現在南黑油山已有兩口井出油,鑽探另兩個構造的決心就更大了。獨山子礦務局鑽井處重新調整了勘探布局,再抽四部鑽機上新區。二三月間黑油山地區還是冰天雪地,出油的喜訊吸引著各族石油工人們,鑽井隊接二連三陸續上來了,馬長高鑽井隊向西打4號井,李世順鑽井隊向北打7號井,魏子義鑽井隊打第二個小石油溝8號井,衣沙木提隊向第三構造打深底溝18號井,隊伍很快占領了長達20公裏的一字形陣地。二月的天氣,還未走出最冷的時候,晚上的實際溫度在零下42℃左右。電報員每天都作詳細的氣象紀錄,彙報給局領導和鑽井處。在如此嚴寒的天氣裏,發動柴油機是很困難的,機器發動不了,升不起井架,全隊工作都要停下。機械技術員裘福民急中生智,用兩個油桶,焊上一寸閘門,接著膠皮管子燒熱一個大氣壓加溫機器,柴油機發動了,新上來的鑽井隊陸續開鑽了。4月間,康世恩部長助理帶領一批部、局領導和專家來黑油山視察工作,分析了新老地質資料,對黑油山地區給予新的評價,認為油田並未完全破壞,除了邊緣露頭外,其餘還會保存下來。有個別同誌對剛完鑽正在試油的4號井電測解釋有懷疑,認為是水層。當時康部長助理要我與他一起回獨山子研究下一個部署方案。因關注4號井問題,我未能一同前往。4號井到底是油還是水,關係著整個勘探部署方向問題。下午4點鍾左右,該井呼呼啦啦出油了,真使人高興!老司機張良知道我要趕回獨山子,車早準備好了。我用井隊的取樣瓶灌滿兩瓶原油,很快離開井場直奔獨山子。到獨山子時,天已黑了,康世恩同誌正在忙著看地質圖,分析地質資料,兩瓶黑乎乎的原油放在他的麵前,他高興地站起來興奮地說:“咳,果真是油層啊!”他簡單地問了一下情況後說:“快把杜博民同誌找來!”杜總地質師和幾位蘇聯專家都來了,大家都興奮地把兩瓶原油反複端詳,用手摸,用鼻子聞,有的用紙沾上燒,幾經審察,異口同聲地說“好油!”

晚上,招待部領導和蘇聯專家的宴會開始了。有關同誌都來了,部領導和專家們都舉杯祝賀黑油山勘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並指出儲油地區絕不隻是黑油山這一塊。與會的同誌都互相勉勵,共同祝願在今後的勘探工作中取得更大的勝利。

在部領導的主持下,第二天便開始了新勘探方案的討論。會上有大幹和小幹兩種意見,有人提出,先把已上鑽機的幾個山頭拿下來,再大幹。最後康世恩同誌根據已證實的地質資料和大多數人的意見,提出除抓緊已定好要上的構造外,製定出在短時期(三、四個月)的準備後“撒大網、捕大魚”的方案。這一大膽的設想方案當時在我國石油工業史上還是未曾有過的,是多麼鼓舞人心呀!為實現這一重大方案,獨山子、明園機關(新疆石油公司機關)都行動了起來,人人都爭取為本方案多做貢獻。1956年5月1日,黑油山油田正式更名為克拉瑪依油田。為保證克拉瑪依油田建設,6月,新疆石油公司黨委又決定,在黑油山探區設立“獨山子礦務局克拉瑪依鑽探處”和“獨山子礦區黨委克拉瑪依探區分黨委”。由新疆石油公司副總經理、獨山子礦務局局長秦峰,兼任克拉瑪依鑽探處處長;獨山子礦區黨委第三書記隻金耀兼任克拉瑪依探區分黨委書記。兩位領導同誌的到來,加強了這裏的領導工作。隨後,獨山子運輸處處長魏鵬義帶領運輸隊,基建處呂品處長帶領建築設計人員,生活供應處處長劉錫田帶領生活供應的隊伍都相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