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奉獻青春 汗灑戈壁(2)(1 / 3)

我從擔任鑽井技師打第一口井到1955年初,共用了一年多一點時間,一共交了4口井,如果加上和沙布林俄夫技師共同交出的39號井共5口井,實現了井井安全無事故,是當年獨山子20多個鑽井隊中唯一一個全年無事故鑽井隊。這是我們隊全體共產黨員、各族職工,特別是4個司鑽盡心盡責奮力拚搏的成果,成績來之不易。1954年末,我再次被選為中蘇石油公司特等勞動模範,我們隊上的肉孜·阿尤甫、努來合買提、蔡富貴、艾伊斯汗、尼牙孜·哈克木、李輔生等6位同誌(其中5名共產黨員)被選為中蘇石油公司勞動模範。

在井隊工作的4年時間裏,獨山子油礦發生過許多生產事故,對我的石油人生有很大的影響。在我當司鑽的時候,有一次獨44井完井射孔後發生強烈井噴,噴出的原油齊腰深,濃重的油氣迷漫在井場四周。在危險時刻,蘇方的鑽井處長、總工程師、段長在現場組織井隊的技師、司鑽等人用拖拉機作動力,冒著井噴搶下油管。如果有一點火花,井場就是一片火海,後果是難以估計的。危難時刻專家們把井上的中方工人安排在比較安全的地方,協助做些拉繩套等雜活。

這天我剛下零點班,路過這口井,看到了搶險場麵。因為我不是這個隊的職工,不允許參加搶險。處理這樣的事故對我來說是一次很難遇到的學習機會,我完全忘卻了夜班的疲勞,放棄了休息,在井場邊看了十幾個小時。蘇聯專家在井場指揮的細節我不可能完全看明白。但是一個鑽井處的處長、總工程師,一個負責人,在油井處於危險的時刻,他應該處在什麼位置,該做什麼我都看懂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時刻銘記,成了我半個世紀從事石油工作的座右銘。

同樣印象深刻的還有當時蘇方嚴格的基層管理工作。在我擔任鑽井技師時,鑽井處的各級領導正職都由蘇方擔任,我的上級、同級和下級,都有蘇聯專家和蘇方的技工。由於職務的關係,我就有機會比別人更直接地接觸到了蘇方的處長、總工程師和段長們是如何抓基層工作的。他們對井隊的管理是嚴格的,對井隊的指導是具體的,對井隊後勤保障的組織是及時的。

鑽井技師在本井隊每天參加兩次交接班,這樣一天和三個班都見了麵,了解了情況,可以對各個班布置工作和準確地對每個班的工作成績進行講評。

每個鑽井段長領導8~10個井隊,每天早晨8:30各個井隊的技師帶上日報表和一張指重表自動記錄卡向段長彙報。彙報很簡單,幾句話就行了,展示前一天的自動記錄卡,段長就對每個隊的生產情況全明白了。最後是段長講評並提工作要求,一次會議時間加在一起半小時。鑽井處的處長和總工程師每周參加1~2次段長會。井材場主任和處調度員列席會議,了解井隊工作情況和井隊對工具器材、搬家安裝、完鑽、完井等作業的需求,回機關對後勤單位進行安排。全處每晚零點到早8點,有1名鑽井技師值班,對全處重點井檢查指導工作。20多個隊的技師每月差不多都能輪上一次值夜班。

還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到井隊以後,安排從當鑽工開始,然後當架工、副司鑽、司鑽。從我們第一批3名大學生開始,到1954年先後有五批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到鑽井隊頂工人崗位,大家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學會了操作,學到了工人的優良品質和好作風。這些年輕學生經過磨練,在擔任鑽井技師以後,一般都可以組織一個隊的職工按工程、地質設計打油井,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

做一名邊幹邊學的總工程師

1955年1月,中蘇石油公司結束,成立了新疆石油公司。公司下設獨山子礦務局和各直屬處級單位,原來的蘇方領導和專家留下來擔任各級顧問。獨山子鑽井處屬獨山子礦務局,由黎嵐任處長,我被任命為鑽井總工程師。鑽井處的基層鑽井隊和後勤車間的蘇方技師及車間主任也相繼離開了崗位。由於工作需要,先後有張從哲、陳後勇、王如祥、施振棟、陸銘寶、徐勤、俞鴻飛等一批1953年以前分配來的大、中專畢業生,挑起了鑽井技師的重擔。還有工人中的優秀司鑽肉孜·阿尤甫、努來合買提、王大梓、呂雲山、吐爾遜、沙地克、西力甫、肉孜·依沙木丁、坎吉·依沙木丁、尼牙孜·哈克木等擔任了鑽井技師。當時隻有獨70號井比較深,井下情況複雜,蘇聯技師阿吾德申沒有人頂替繼續留任,還有幾台鑽機沒有人接。這時,由玉門和延長調來了5個鑽井隊。他們是白清玉隊,副隊長任榮堂、技術員劉采章;張雲清隊,技術員李培訓;王慶餘隊,技術員米晉升;付誌明隊和侯振華隊。全處20多台鑽機全部開動起來了。從玉門等地調來的鑽井隊配備的幹部有隊長、有技術員,隊長全麵負責井隊工作,技術員主要做井隊技術工作。這5個隊隻有白清玉、任榮堂隊在獨山子安全鑽成一口井,井的質量很好。其餘幾個隊鑽第一口井時都發生過各類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