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獨山子煉油廠在困難時期發展這樣快呢?

(一)首先是石油部、自治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他們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及時製定了獨山子煉油廠的生產任務和發展方針,調配了人力,供應了物資,保證了發展生產的需要。特別是石油部、自治區的領導親自到礦區視察,就地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如石油部餘秋裏部長於1960年率專家到獨山子煉油廠視察工作,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來到煉廠各個車間現場視察,給獨山子煉廠各族職工以極大的鼓舞,保證了煉油生產的飛速發展。

(二)加強了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了行政指揮生產的職能,及時研究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建立了嚴格的生產管理製度,崗位責任製,交接班製,產品檢查製,領導幹部晚上值班製,做到晝夜都有領導幹部指揮生產,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進行。

(三)組織大會戰,調動各方麵力量為煉油生產服務,開展群眾性的勞動生產競賽,評先進、促後進,做到賞罰嚴明,使職工始終保持了旺盛的勞動熱情,這是取得上述成果的重要基礎。

(四)充分發揮工程技術人員的作用,組織技術公關小組,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收率,試製新產品,提倡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研究生產,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保證了生產有序進行。

(五)各族職工團結一致,艱苦奮鬥,是取得上述成就的重要保證。盡管當時受“左”傾路線的影響,使一些同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各族職工還是顧全大局的,在國家遇到極困難的情況下,在身心受到摧殘時,還是為了祖國的石油工業,為了獨山子煉油生產的發展,忍辱負重、積極工作、團結一致,為煉油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六)獨山子煉油生產的迅速發展是和各方發揚共產主義風格、全力支援分不開的。自治區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力,調配物資支援煉油生產;生產建設兵團的基建隊伍長期駐在礦區,和礦區工程隊伍一起修公路、建廠房、搞安裝,加速了煉廠擴建工程的進度。特別是石油部從內地各煉油單位調來技術幹部和技術工人,支援了獨山子。獨山子礦區生活服務單位、機修廠、運輸站都是圍繞煉油生產服務到現場,促進了生產的迅速發展。

懷念建設獨山子煉廠的人們

獨山子煉油廠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是不容易的,從過去中蘇合營初期兩口土煉油鍋煉油,到建成年處理量20萬噸的小型的現代化的煉油廠,結束了用土法煉油的時代,為獨山子煉油生產打下了初步基礎,為我們培養出一批批煉油生產的技術力量。當年,各族職工高度的勞動熱情和工程技術人員忘我的工作精神,至今仍使我記憶猶新。我印象最深的是原煉油廠廠長胡涵秋同誌,他艱苦樸素、平易近人、勇於探索,由一個外行變為一個既懂生產又能領導生產的主要領導幹部。他解放後一直從事祖國的煉油事業,為發展祖國的煉油工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總工程師潘文瀚同誌是煉油方麵的專家,他善於鑽研業務,自1955年從玉門調來獨山子煉廠,為煉廠的擴建、收率的提高、產品的增加、生產力的提高奔波操勞,立下了大功。民族領導幹部哈比都拉,能帶領民族職工和漢族職工團結一致,搞好煉油生產,他是民族領導幹部熟悉本職工作的領導骨幹。蘭天方同誌是從石油部調到獨山子煉油廠擔任副廠長的,他到職後工作積極認真,特別是在煉廠技術改造、提高煉油收率中,深入生產第一線,和工程技術人員在一起備戰了幾個春秋,工作成績卓著。另外,中蘇合營時期的一些中層技術骨幹,在實踐中刻苦鍛煉,認真鑽研,不少都已成為國家煉油方麵的骨幹力量。如副總工程師袁名遂同誌,刻苦鑽研煉油生產技術,對發展獨山子煉油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現任烏魯木齊石化總廠廠長;向旭同誌是獨山子煉廠的總機械師,對獨山子煉廠裝置的改造、設備維修、管道的鋪設、設備利用率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現任烏魯木齊石化總廠總機械師;龍守信同誌是煉油生產的一把技術好手,對獨山子煉廠技術改造、設備安裝、提高收率、指導煉油生產取得了可喜成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現任山東齊魯石化總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張連生同誌是個年輕的設備管理幹部,他非常熟悉獨山子煉廠的設備狀況,在煉廠擴建時對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原有裝置的改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現任大港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除此以外還有裂化車間的江仲怡、鍾成錄,蒸餾車間的鄭浩,焦化車間的劉誌泉;礦區黨委張德尚,工會吳允庚,團委姚定、孔靖及廣大的工程技術幹部、工人都為發展獨山子煉油生產作出了積極貢獻。這些老同誌、老戰友都是我非常懷念的。去年9月,我有幸到克拉瑪依參加“雙三十”大慶活動,舊地重遊,到過去的現已離休的老同誌家中去探望,見到他們精神愉快、身體健康,心裏格外高興,祝他們健康長壽、歡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