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回憶獨山子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的組建和變遷(1 / 1)

宋侃

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全稱為新疆省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它是適應中蘇合營企業特點和客觀形勢的需要而產生的,又是適應客觀需要的變化而變遷的政權機關。記述它的組建和變遷在新疆石油工業發展史上有其特殊的意義。

中蘇石油公司初期的有關情況

我是1951年10月由新疆省公安廳派往中蘇石油公司的工作組成員之一。工作組共12人,組長烏甫爾江,我是副組長;組員有:買買提·艾沙、色以提·玉買爾、克尤木、哈斯木、買買提、庫爾班、斯地克、奴訇提、馮德才、楊文禮等。工作組的任務是:調查掌握職工政治情況、在公司黨組織領導下搞好內部保衛、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當時中蘇石油公司設在獨山子,我們去時,公司剛接收油礦不久。蘇方派有總經理聶列亭,中方首任副總經理阿裏木·阿洪(1951年10月換為錢萍)。1950年秋,接收油礦時賈丕謨被任命為人事勞資處副處長,他當時還是黨的負責人(黨委還未建立)。我們工作組的工作經常向他彙報、請示。當時公司下邊設有鑽井處、油田處、煉油廠、建築處、生活供給處和住宅處。另外還有機修、運輸、器材供應等單位,但都是空架子,蘇方有領導人,中方尚未配備領導人。職工總人數有2000多人。當時大的政治性案件雖未發現,但盜竊案件時有發生,酗酒鬧事、流氓鬥毆不斷發生,特別是星期天、節假日在礦區隨時能看到醉漢和圍觀群眾。

當時鑽井隊雖不多,但除獨山子外,還有鑽井隊在卡因地克、安集海等地打井,而且還要計劃到南疆阿圖什一帶開展勘探工作。油田處在原來的老井中生產,新井還沒有正式投產。煉油廠的廠址剛開始清理場地,準備建設新的煉油裝置。建築部門已建起兩棟平房,即9幢和10幢,正在修建辦公室和其他住宅。我們去之後就住在10幢房的一個大房間裏。

當時的生活設施隻有一個專家食堂(後來叫四食堂),有一個中方職工食堂(後來叫一食堂),民族漢族職工都在那裏就餐。有一個兩間門麵的商店,出售糖果、煙酒、百貨。

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的組建

當時公司有這樣幾個特點:①職工人數不多,成分複雜,而且還要迅速發展壯大。中蘇石油公司、中蘇有色金屬公司是新疆工礦企業中當時最大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企業;②勘探地區分散,遍布南北疆,公安保衛任務不是哪一個地方公安機關能夠擔負起來的;③中蘇合營,公司內部不設保衛機構,連同黨、團、工會在公司內部也沒有編製,黨委書記、工會主席也屬企業編外人員。根據這些情況,新疆公安廳決定在兩個中蘇合營公司分別成立公安局,於1952年1月派去張彥卿為工作組組長,還帶了王天儒、陳玲、孟廣道、孟慶懷、曹彥飛等同誌。同時,公安廳還請軍區派兩名師保衛科長和部分部隊幹部,專門辦了兩個公安保衛幹部訓練班。幹訓班於1952年6月結束,曹坤才即帶領潘若麟、申小保、王長治、王秀君、韓風忠、李朝端、自德恒等7人到獨山子。公安廳於1952年7月下旬批準成立了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並任命張彥卿為局長、曹坤才為副局長。公司成立公安局時在獨山子,1953年初,公安局隨公司一起遷往烏魯木齊,獨山子隨即成立公安分局,由曹坤才兼任局長,公安廳又派段續全任副局長,局下設一、二、三科和秘書室。公安分局成立不久,公安廳又由公安學校派去了卡不旦·肉斯坦、單奎、劉華西、邱玉璜、石德玉等同誌充實各科室,並在主要生產處、廠設了科或保衛幹事。這個時期公安局的人員編製屬公安廳,幹警工資、辦公經費也都由公安廳支付,公安局辦公室、幹警住宅也都由公安廳撥款修建。

一套機構、兩個牌子

1955年,中蘇石油公司蘇方股份移交中國,成立了新疆石油公司,很快就改為新疆石油管理局。中蘇石油公司公安局改為新疆石油管理局保衛處,同時還保留著公安局,即公安局、保衛處,一套機構和編製,掛兩個牌子。但編製屬管理局內部,民警工資、辦公經費均由管理局支付。其他待遇也都和管理局內部職工同等待遇。獨山子礦區公安分局也同時是獨山子礦務局的保衛分處。隨著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克拉瑪依成立了市,市裏設了公安局,行政隸屬市上,業務上仍屬管理局公安局領導。

1989年8月於天津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