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獨山子區市政建設和社會的發展(1)(1 / 3)

曹月輝

我是1958年5月從西安調來獨山子的。先後在獨山子貿易公司和區人民委員會(政府)機關工作,直到1993年11月退休,在獨山子區的建設和發展曆程中度過了35個春秋。欣逢克拉瑪依市成立40周年之際,應約撰寫了這篇回憶錄,聊表我的一片心意。

獨山子是個老油礦,分礦區和政府兩個係統。有礦區黨委,書記為李旺昭;有礦務局,礦務局下屬有鑽井處、油田處、煉油廠、器材供應處、工程處、住宅服務部、食品供應處等單位,礦務局局長為許士傑;有獨山子機械廠、駐獨山子長運二分公司、工一師三團等單位和部門。

地方政府是獨山子鎮人民委員會,歸礦區黨委統一領導。鎮人委主任李旺昭(兼),副主任李正身、小坎、什巴斯·阿力拜克,為縣級建製。設有財政、民政、文教衛生、辦公室4個科室。有4個居民委員會,管理人口12000多人。

政法機關包括獨山子礦區公安分局、獨山子礦區人民檢察院、獨山子人民法庭。

屬地方的企事業單位有貿易公司、糧站、郵電局、書店、人民銀行、建設銀行、石油公司駐獨山子辦事處、交運司獨山子站等。

礦區修建了石油工人俱樂部、醫院、療養院、子弟學校、托兒所、幼兒園以及職工住宅200多幢。此外,有幾處商業、糧食供應服務網點。

1958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劃為克拉瑪依市的一個轄區,稱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

同年6月22日,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首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獨山子區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出席克拉瑪依市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許士傑(礦務局局長)當選為區長,李正身、什巴斯·阿力拜克當選為副區長。

克拉瑪依市正式成立後,獨山子區商業、糧食、郵電、銀行等單位業務都歸口克拉瑪依市各有關業務部門領導。

1960年8月,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區人委財經科改為財政局,在原糧站的基礎上成立獨山子區糧食局,撤銷獨山子稅務分局和建行獨山子辦事處,其業務並入區財政局,保留對外名義。這時獨山子貿易公司也改為區商業局,下設日用工業品、食品、飲食服務三個經理部。

1960年10月,獨山子礦務局撤銷,中心工作轉向煉油,黨委仍稱礦區黨委。

區人民代表大會隻是在每屆人民委員會換屆時召開一次,不是每年都例行召開。首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1961年1月、1963年5月、1965年7月相繼召開了第二、三、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區人民委員會換屆四次。第二屆人代會召開時,除上屆區長、副區長連選連任外,武文平新當選為副區長。第三屆人代會召開時,上官維能當選為區長,吐拉甫·巴拉提當選為副區長。

區不設一級財政,除給區財政局劃撥一定流動資金外,工資一季度劃撥一次,大型購置、基本建設項目由區上報計劃,市統一安排,批準後撥款實施。在四屆區人民委員會任期內,在行使地方行政管理職能方麵日益增強,日臻完善,為煉油生產,為各族人民群眾生活服務做了不少工作,各項事業都有一定的發展。

1960年成立獨山子區中學。原礦區子弟小學一分為二,成立獨山子區第一小學(少數民族小學)、第二小學(漢族小學),隨後又於1963年9月成立獨山子區第三小學。1965年9月成立獨山子區第四小學。1961年5月,新疆石油學院中專部遷到獨山子,有了獨山子石油學校。歸自治區和石油部領導,後下放歸石油局管轄。

1964年2月建起了獨山子區人民電影院。人民電影院是由區人委職工食堂改建成的,隻有500來個座位,雖然簡陋一點,但除石油工人俱樂部外,又增加了一處放映電影的場所,為各族職工群眾看電影提供了條件和方便。

1960年由財政撥款建起了一個兩層樓的準南旅社,由商業局飲食服務經理部經營。這是獨山子第一個商業經營性質的旅社,後來因住旅社的客人很少而關閉。區人委收回作了辦公樓。1963年上半年區人委、檢察院、法庭都搬進這幢樓辦公。

這一時期,郵電局兩層的營業、辦公樓建成。商業局也先後新建起了紅旗商店、“滿園春”民漢餐廳、縫紉廠、理發店、照相部。商業、飲食業規模擴大,供應服務條件有很大改善。區上還組建了清潔隊,購置拉運垃圾的車輛,擔負起了清理拉運居民區垃圾的任務,並投入了一定經費修建公共廁所等。居民區的環境衛生也有了改善,還辦起了有5名醫務人員的區人委醫務所,緩解了區直係統職工、家屬看病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