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燮清
盛世才主政新疆時成立了蘇新貿易公司,將新疆出產的皮毛、棉花、葡萄幹等大量運往蘇聯,並從蘇聯聘請軍事顧問和教官來新疆工作。蘇聯派出大批華籍聯共黨員到新進駐要津,同時還派一個科學考查團(共有多少人及如何組成的均不詳)到新疆來進行科學勘探。獨山子石油廠就是由這個科學考查團副團長拉木則斯領導籌建起來的。1936年8月叫獨山子石油考查廠,10月更名為獨山子煉油廠。
我是1936年10月被任命為廠長的,我的前任是戴潤博。據說,他是1936年4月從烏魯木齊來到獨山子籌建該廠的。現在,我就下麵一些方麵進行回憶。
1.地形和傳說
獨山子是個孤獨的土山,周圍都是戈壁,寸草不生,沒有河流和溪水。過去,傳說獨山子有一個山洞,從洞中流出一股黑水,水麵上漂浮著一層黑色油質的東西,有人取出這層油水可以點燈。還有人說,在楊增新和金樹仁做新疆督辦時,也曾派人到獨山子開采過石油,但結果都失敗了。蘇聯科學考查團有可能是根據這些傳說來進行勘探的。
2.組織
獨山子石油廠當時在新疆是個新生事物,組織上由誰領導似未明確。人員的任命都以督辦盛世才名義行文,但在業務上又受新疆省汽車局的監督(也許因為出了汽油由汽車局使用的關係)。
當時該廠處在草建時期,等於白手起家,在山坳裏有兩間過去開采石油的人住過的小屋,其他就是一片荒山野地。我和蘇聯技師等都住在帆布帳篷裏,工人則住在臨時建築的土窩鋪內。因此,沒有什麼固定的組織形式可言。
據戴潤博說,他來時盛督辦指派了他的衛士10人跟隨其前來,這些人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後來成為該廠的技術骨幹力量。除他們外,又招募了幾名哈薩克族青年,總共不到二十個人,跟隨蘇聯技師進行打井勘探。
拉木則斯在廠裏被稱為“總工程師”,他是技術方麵的總領導和指揮者,此外還有技師亞克瓦西力奇、阿依瓦實、格列茲基、西德洛夫等。他們都是由蘇聯巴庫來的采油技師。還有一個汽車司機和一個倉庫保管員,也都是蘇聯人。
3.考查團當時的主要工作情況
拉木則斯和其他技師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上山進行鑽井勘探,所用的井管、鑽頭、機油、井架還有其他機械,都是從蘇聯運來的。他們把通過鑽探取來的岩芯裝進一排排的木柵內,然後再裝箱運往蘇聯,說是去進行化驗,因為新疆沒有化驗設備,可是化驗的結果從來也沒有告訴過我們。
4.廠內工作和人員概況
我到廠後主要負責行政管理工作,技術方麵由拉木則斯負責。當時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先籌建蓋房子,使人有地方可住,然後再從組織上把廠建設起來。廠內逐漸有了:
(1)電台。無線電台,可以和烏魯木齊直接通電。台長張連元,漢族人。
(2)醫務室。醫生彼得洛夫,白俄。
(3)會計師。戈裏敏曹夫,白俄。
(4)機修站。畢得連科,白俄。
(5)煉油技師。伊萬·伊萬,白俄。
(6)翻譯。孔鎮甫,山東人,從蘇聯回國的華僑。
(7)其他。木工、泥工、電工及勤雜工等,各民族人都有。以上全廠職工在一二百人之間。
(8)有大汽車兩輛,一輛改裝後專門拉水。
5.鑽探及出油情況
根據拉木則斯的意見,從山的最高處開始往下打鑽。這樣夜以繼日地鑽探,改換了許多地方,深達數百米。可是都沒有打出油來。他們很著急。後來有一個老工人建議,在山洞流出黑水的地方試試看。開始,拉木則斯反對這樣做,後來因從山頂往下鑽探無結果,隻好依照老工人的意見一試。就在洞口外麵不遠的地方打了一口井,沒有鑽多深,就打出油來了。這是1937年6月24日,我對這個日子印象很深,終生也忘不了。拉木則斯和其他技師都特別高興,他們給蘇聯政府和駐烏魯木齊的蘇聯總領事打了報喜的電報,我也給盛世才打了電報。繼這口井出油之後,又有四五口井打出油來,油勢旺盛。
與此同時,煉油房也開始工作,這是很原始的。煉油鍋爐由白俄伊萬·伊萬負責,到8月間煉出第一批汽油。9月1日,我們把汽油裝車赴烏魯木齊向盛世才報喜獻禮,他也很高興,接見了我和拉木則斯及汽車局局長等。9月中旬我們返回獨山子。10月1日,我接到盛世才的電報,叫我回烏魯木齊。我到烏魯木齊後便被逮捕入獄,到1945年4月才出獄。
1980年6月30日
(作者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國民政府烏蘇縣副縣長,係獨山子煉油廠第一任廠長)